大國重工

第二百四十四章 舉國體製(2/3)

    “這件事我有所耳聞。”馮嘯辰道。

    大乙烯裝置也是重裝辦負責的11項重大裝備之一。在7年代中期,國家計委曾經組織了一些科研機構和化工設備企業進行聯合攻關,試圖解決年產11萬噸乙烯裝置的國產化問題,最終未能如願。吳仕燦的三大壓縮機組,分別是乙烯壓縮機、丙烯壓縮機和裂解氣壓縮機,其製造難度極大,中國一直都隻能依賴進口。

    “這些壓縮機的製造難度主要在於材料。”吳仕燦解釋道,“這幾種壓縮機都是在零下幾十度甚至上百度的低溫條件下工作的,普通的金屬材料在這種極端低溫下會變得很脆,無法承受機械衝擊和壓縮氣體的壓力。耐低溫材料的研究是我們的短板,即便采用進口材料,加工工藝也要從頭開始摸索,難度很大。更何況,如果低溫材料完全依賴進口,我們同樣會陷入受製於人的境地。人家如果想卡我們的脖子,完全可以把材料賣得比設備還貴,而我們則沒有任何辦法。”

    “這次在日本和化工設備協會洽談的時候,他們同意轉讓大多數的技術,但對於低溫鋼材的冶煉技術一點也不肯鬆口。他們聲稱這些鋼材都是直接從日本的鋼鐵廠采購的,他們並不具有這方麵的技術。”馮嘯辰道。

    吳仕燦冷笑道:“我們如果相信這點,那就是傻瓜了。低溫鋼材是化工設備廠商的命脈所在,他們怎麽可能不掌握這方麵的技術?鋼鐵企業不會主動去研究這些鋼材,他們都是和化工設備企業合作開展這方麵研究的,成果自然也是為兩家所共享。日本人這樣推托,隻是不想轉讓這些技術而已。”

    “我明白。”馮嘯辰道,“關於這一點,我們曾經據理力爭,甚至以放棄所有大化肥設備的采購相要挾,但日本人堅持不能轉讓,我們也就沒辦法了。畢竟他們做出的讓步還是很多的,我們的要求如果出他們的底線,也就無法合作了。”

    “這就是我的第二方麵的難題。”吳仕燦道。

    “那麽,第三方麵呢,也就是安裝方麵。”馮嘯辰又問道。

    吳仕燦道:“這方麵的情況稍好一些。咱們這麽多年也培養出了不少化工設備安裝隊伍,他們缺乏的隻是大型化工設備的安裝經驗而已。國外的化工設備安排有許多專用設備和工具,咱們在這方麵也比較欠缺。不過,如果我們能夠引進一些裝備,再讓這些安裝隊伍在新引進的這五套大化肥設備建設中得到鍛煉,形成我們自己的大化肥安裝力量是完全可能的。”

    “我明白了。”馮嘯辰道,他思索了一下,道:“老吳,剛才我在羅主任那裏向他匯報大化肥設備的事情,談起一個思路,我想聽聽你的意見,看看這個思路是否可行。”

    吳仕燦笑道:“這個思路,恐怕是你馮提出來的吧?你總是能夠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好點子,我倒真有興趣學習學習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