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二百四十二章 擔心是多餘的(2/3)

    “我們的設備,顯然是更便宜的,他們不可能不考慮到這一點。”米內隆吉道,這一回,他的聲音了一些,顯得有些底氣不足。

    “價格真的是他們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嗎?”川端弘嗣問道。

    米內隆吉不吭聲了,剛才內田悠已經過,中國人對於政治上的要求遠甚於對經濟上的要求,如果中國人在這件事情帶有一些政治壓力,那麽價格的確不是他們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

    內田悠道:“米內總裁、川端董事長,我想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答應向中國人轉讓大化肥技術,給予他們製造許可證,他們大約需要多長的時間,才能達到我們的水平?”

    “你是指趕上我們的水平嗎?”川端弘嗣問道。

    內田悠搖頭道:“不不,我隻是,他們達到我們現在的水平。至於在這之後我們展了多少,還不在我考慮的範圍之內。”

    川端弘嗣想了想,道:“以我對中國企業的了解,他們大約需要15至年時間,才能夠達到我們今的水平。”

    “如果再考慮到產品質量的話,我覺得這個時間還要更長一些,起碼是至年。精良的日本製造標準,是中國人很難學到的。”米內隆吉道。

    “乾貴理事長,你的看法呢?”內田悠又向乾貴武誌問道。

    乾貴武誌沉吟了一會,道:“這個問題我恐怕很難回答上來。我覺得,以中國今的情況,用年時間達到我們目前的水平,可能是有一些難度的。但另一方麵,我又認為不應低估中國人的能力,他們是創造過不少奇跡的。”

    “如果是這樣,那麽我們答應轉讓技術,又有什麽難處呢?”內田悠輕鬆地道,“有年的時間,我們已經展出新一代的技術了,依然可以保持住對中國人的技術優勢。而在這年時間裏,我們將占據中國的化肥設備市場。這可是一個有1億人口的農業國家,他們對於化肥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

    “我總覺得,事情沒有這麽樂觀。”米內隆吉皺著眉頭道,“當年我們就是這樣從美國人那裏獲得了大型化工裝置的製造技術,而到今,美國人在這個領域已經很難和我們競爭了。我們現在如果培育了中國這個對手,幾十年後,他們或許就會成為我們的死敵。”

    “我還沒有完。”內田悠微笑著打斷了米內隆吉的話,道:“我們可以答應他們的條件,但我們應當在供貨策略上做一些調整。我們可以對大化肥設備進行降價處理,比如降低5%,甚至1%的價格。與此同時,我們要提高技術轉讓的費用,讓他們覺得自己製造遠不如全套進口。

    一旦他們的官員產生這種念頭,那麽即使他們出於政治考慮引進了我們的技術,在消化吸收方麵肯定也是要打一些折扣的。這樣一來,我們預想的年或者年的時間,就有可能會拖得更長,比如5年。大家想想,如果中國在5年後才掌握我們今擁有的技術,我們有什麽必要擔心他們的競爭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