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二百零二章 利潤的分配(2/3)

    “我對此毫不懷疑。”馮嘯辰笑著道。從德國搬了一家工廠過來,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能夠恢複生產,而且還有幾十萬的利潤,這已經是很不容易了。他完全相信,等到生產走上正軌之後,公司的利潤應當是會高得多的。

    “馮處長,對於利潤的分配,菲洛公司方麵有什麽考慮?”楊海帆向馮嘯辰問道。這話是他們原來好的口徑,馮嘯辰是作為菲洛公司的代言人來參加這個會議的,他的意見將被認為是菲洛公司的意見。這其中,何雪珍當然是知道內情的,楊海帆則能夠猜得出真實的情況。至於陳晉群和鄒福慶二人,地位更邊緣一些,他們也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多嘴多舌,隻要假裝相信這個辭就行了。

    馮嘯辰道:“先一點,剛才計算出來的,隻是毛利潤而已,需要再扣除一部分折舊。設備的折舊比例可以低一些,但專利技術的折舊需要計算得高一些,因為這些技術最多再有五年時間就會過時,在這些技術過時之前,我們必須投入足夠的資金開出新的技術。”

    “這方麵,閆教授做了不少工作。”陳晉群道,“他設計的好幾個改進產品聽在歐洲市場上很受歡迎呢。”

    馮嘯辰道:“這個需要按比例給閆老師提出一部分技術分成,先留在公司的賬上,等政策寬鬆一些之後,再放給他。這些錢要算在應付款裏,不能算是公司的利潤。”

    “我明白。”楊海帆在本子上記了一筆。馮嘯辰提的隻是一個原則性的意見,具體到給閆百通提多大比例的技術分成,還要再精細地計算一下才行。

    馮嘯辰接著道:“餘下的利潤,海帆和桐川縣商議一下,菲洛公司方麵的意見,是以其中的5%作為雙方的追加投資,用於公司的擴大再生產,另外5%用於分紅。”

    “這樣算下來的話,分紅的部分大概在萬元左右,菲洛公司得7%,為14萬;桐川縣得%,為6萬。”楊海帆道,完,他又補充了一句,“以我對範書記和熊縣長的了解,他們應當能夠接受這個方案。5%的利潤作為追加投資,肉還是爛在桐川縣這個鍋裏的,他們不會反對。再,半年時間能夠給縣裏上繳6萬元的利潤,比過去農機廠可強多了,縣裏應當會滿意的。”

    “那好,這件事就由你去和範書記他們商議了。”馮嘯辰道。他也是有些無奈,當初為了掩人耳目,不得不采取中外合資的方式,因此在這種涉及到利潤分配的場合,就必須要考慮到桐川縣方麵的想法。雖然從股權結構上,馮嘯辰所代表的菲洛公司具有決策權,但合資這種事情,總是得考慮雙方意見的,他不能獨斷。

    談完利潤方麵的事情,接下來便是生產和技術的問題。鄒福慶和陳晉群分別做了一個匯報,馮嘯辰聽得很認真,不時還插話問上一兩句。從兩個人的匯報中,馮嘯辰感覺到公司的生產和技術工作還是非常不錯的。招收進來的學徒工們離出師還有很長的距離,但從浦江和中原省招聘來的老師傅們做得都很好,而且工作熱情極高,他們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掌握數控機床的操作,就是一個證據。鄒福慶和陳晉群還分別講述了幾個案例,都是老工人們如何夜以繼日鑽研技術的事情,聽起來頗為感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