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九十三章 隻能智取不能強攻(2/3)

    且慢,真的是無可厚非嗎?馮嘯辰在心裏嘀咕著,這分明就是崇洋媚外,是為了集團利益而不顧大局,是自私自利,怎麽能叫無可厚非呢?可是,各行各業都是這樣做的,你現在表現出大公無私,到時候生產指標落在別人後麵,領導才不會管你是不是大公無私,各種批評處分那叫一個鐵麵無私。

    不是有詩人過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在這個體係內,或許曾經是有過一些大公無私的企業領導,但他們都因為吃虧太多而被淘汰了,留下來的都是那些擅長於搶裝備、搶資源的卑鄙者,你能奈何?

    其實,這也並不是今才出現的現象,早在戰爭年代裏,各級領導就是鼓勵下屬各顯神通的。雖然那些來自於總部、野戰軍的命令都是號召下屬部隊要揚風格,但真正受到青睞的都是擅長於在戰場上和友軍爭裝備的所謂“兩頭冒尖”部隊。

    建國之後,這種情況同樣不少,各省市、各部委哪個不向中央伸手要錢要物?等錢和裝備到了地市或者部委之後,下麵的市縣、企業同樣是拚了老命地爭搶。你如果不去搶,領導還要琢磨了:這家夥是不是在消極怠工啊,有錢都不搶著要,還想不想幹了?

    這個道理,羅翔飛是懂的,馮嘯辰也懂。但因為這個原因而導致礦山不願意接受工業試驗的安排,就讓人淡定不能了。

    “這個問題,也算是體製問題吧。”馮嘯辰怯生生地道,“國家是不是應當有一個統一的政策,對於積極配合裝備行業搞技術研的,應當有一定的激勵措施,最不濟也不能鞭打快牛,讓老實人吃虧,是不是?”

    羅翔飛道:“是這個道理,我準備在經委的會上提一提,請大主任他們去協調一下。不解決這個問題,就真的是讓有貢獻的單位做犧牲了,以後還有誰願意做事。”

    “這是第二個原因,羅局長,還有沒有三呢?”馮嘯辰道。

    羅翔飛想了想,:“第三也是有的,那就是有些礦山是想拿這件事和冶金局談條件。他們也知道,自卸車這個項目是國家幾部委牽頭搞的,不可能永遠這樣擱置下去。把我們給逼得太急了,到時候從經委或者計委那裏一紙行政命令壓下去,他們最終也得接受。所以,他們是存著接受的心理,想用現在這種辦法,換一些條件。”

    “這個也合理吧。”馮嘯辰道,他不是那種迂腐的人,知道要辦事就應當有所妥協,不能動不動就唱高調,幻想著手指前方,就有無數的人為你拚命。礦山想用這件事來和上頭的部委討價還價,隻要開出來的價錢在上級部門的心理承受範圍之內,上級部門一般也都是會接受的,皇上還不差餓兵呢。

    “主要的,就是這三方麵的原因吧。”羅翔飛總結道,“現在各家礦山都在觀望,知道法不責眾,冶金局也拿他們沒辦法。國家恢複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原則,各行各業都在大幹快上,對冶金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各家礦山的任務指標都是不斷加碼,如果哪家礦山撂了挑子,中央也得頭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隻能智取,不能強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