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五十七章 羅翔飛想一魚兩吃(2/3)

    冀明接過了話頭,做著自我批評:“對對,羅局長,這方麵我的確還有欠缺,後麵的洽談,我會多向馮學習的。”

    大家把馮嘯辰誇獎了一圈之後,喬子遠與羅翔飛走到了一起,他低聲地向羅翔飛問道:“老羅,今的談判,你的看法如何?”

    “現在還不好,喬廳長,你的看法呢?”羅翔飛反問道。

    喬子遠皺著眉頭道:“我看這個叫什麽科的德國人,好像對咱們有些提防啊。采購設備的事情,他倒是滿口就答應下來了,可涉及到要讓設備商轉讓技術的事,他的態度看上去很堅決,就是不想讓咱們得到技術的意思了。”

    羅翔飛點點頭道:“這件事的確是有些麻煩,要別人轉讓技術,相當於是與虎謀皮啊,人家有些警惕也是自然的。不過,大的原則經委已經確定下來了,那就是南鋼的這條生產線,必須搞設備和技術同時引進的模式,哪怕時間拖長一點,費用支一點,也必須要學到一部分技術,否則,我們的冶金裝備技術展又要向後推一段時間了。”

    喬子遠道:“經委是從整個裝備行業展的大戰略上來考慮問題的,這一點我能理解。不過,咱們國家的技術水平,和德國、日本相比,差距可不是一點點。我聽經委的意圖是讓浦海重型機器廠和秦州重型機器廠兩家來承接中方分包的任務,我擔心這兩家消化不了國外的技術,到時候他們生產的那部分成了拖累,咱們引進的設備就成了跛腳鴨了。”

    在出之前,羅翔飛曾向喬子遠介紹過這次技術引進的整體思路,那就是先到西德找到一家冶金技術谘詢公司,幫助做生產線的總體規劃,包括各部分設備如何選配、組合、銜接等等,這是目前中國僅憑國內經驗無法做到的事情。在確定了設備清單之後,要與設備製造商進行談判,要求他們把合同中的一部分設備分包給中國國內企業進行製造,同時負責指導中方企業完成這部分的分包任務。

    舉例來,精整工序中的橫剪切機組,以中方的力量是無法獨立製造出來的。但機組中的鋼卷車、開卷機、矯直機等,中國企業曾經有過製造的經驗,隻是從前製造過的這類設備與西方國家當前的技術水平尚有一些差距,如果能夠得到外方的技術指導,中方是完全可以製造出來的。對於這部分設備,中方確定了“聯合設計、合作製造”的原則,要求對方必須轉讓相關的技術,由中方進行分包。

    這些分包的部分,不屬於裝備中的核心技術部分,對方轉讓這些技術的障礙相對較。但即便是這種不太核心的技術,對中方來,也比現有的技術水平要高出一個台階了。能夠在合作中掌握這部分技術,中方企業已經足夠滿意。

    除了直接得到的技術之外,由於每部分設備都要與整個係統相適應,因此中方在合作設計和製造這些非核心設備的過程中,能夠學到整個係統的設計思想,從而為中方開出自有知識產權的成套裝備積累經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