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四十二章 這是您的份內工作(2/3)

    “嗯,馮處長過獎了。”徐新坤淡淡地道。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新民廠有較為穩定的用戶,每年國家下達的生產任務足以讓新民廠生產任務達到飽和,職工待遇能夠得到保證,在省機械廳甚至國家機械部都有一定的地位,屬於端著金飯碗吃飯的企業。”馮嘯辰繼續道。

    徐新坤道:“隻能是勉強還過得去吧,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馮嘯辰話鋒一轉:“然而,在穩定的背後,存在著極大的風險。多年來,由於缺乏競爭,新民廠對於技術開和產品優化不夠重視,許多產品依然在沿習5年代的蘇聯設計,與西方國家的技術差距已經達到年以上。由於產品性能低、噪音大、能耗高,許多用戶單位頗有微詞,有些直接表示不願意使用新民廠的產品,而希望采用進口同類產品。”

    “這種情況的確存在。”徐新坤道,“這裏一方麵是我們的產品的確還有改進的餘地,是我們需要下決心去做的,另一方麵,也有一些用戶企業崇洋媚外,不願意接受國產產品的因素在內,不可一概而論。”

    “用戶希望使用更好的產品,也是合理的要求吧?”馮嘯辰道。

    “可是我們畢竟是展中國家,怎麽能事事和達國家相比呢?”徐新坤爭辯道。

    馮嘯辰道:“我們不能永遠是展中國家,我們遲早是要變成達國家的。原來不夠達,這是客觀情況,隻要我們努力,就有希望趕上達國家。可是,新民廠的努力呢?抱歉,恕我沒有看到。”

    徐新坤深深地吸了一口煙,不吭聲了。

    馮嘯辰繼續道:“如果僅僅是產品落後,也就罷了。隨著5年代進廠的老工人逐漸進入退休年齡,新民廠開始了新舊更替的時期。新進廠的工人技術水平遠遠低於上一代工人,這導致了新民廠的產品質量普遍下降。

    我在裝配車間了解到,新民廠用了1幾年時間才使得配件的公差下降到了可接受的程度,不再需要從一批配件中挑選能夠互相配合的進行裝配。可這幾年,配件公差又開始上升了,許多裝配鉗工不得不自己去返工修正配件公差,否則就無法裝配出勉強能用的產品。”

    “這一點,我們也注意到了。”徐新坤用低沉的聲音道,“新舊更替的事情,總是要生的,我們不可能不讓老工人退休,那麽這種情況就遲早都要出現。”

    “完全不是這樣。”馮嘯辰不客氣地否定了徐新坤的話,他道:

    “新工人進廠,應當有嚴格的培訓製度,而現在這項製度卻成了擺設,許多新工人根本就不聽師傅的教導,一心隻是想著混日子。由於缺乏質量控製體係,許多應當在最初環節就被現的質量問題,往往要到最終的裝配環節才會暴露出來。甚至於如果質量缺陷不影響到裝配,產品就會帶著缺陷出廠,直接影響到用戶的使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