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十章 知青點故人(3/3)

    一張執照對於沒有門路的人來,當然是很困難的事情,但對於羅翔飛來,不過就是一句話而已。馮嘯辰用大道理加道理服了家人,然後帶著馮立和馮淩宇拿著羅翔飛從省經委那裏弄來的批條,到無所不能的“有關單位”領到了個體戶執照,開店的事情就算是正式啟動了。

    按照馮嘯辰的規劃,馮淩宇將先從餐飲業起步,開一家飯館作為起家之本,至於日後如何展,馮嘯辰沒有跟父母,倒是向弟弟透露了一二,得馮淩宇熱血賁張,恨不得馬上就開始著手實施。

    在當年,個體飯館的數量還很少,國營餐館則有“門難進、臉難看、飯難吃”的惡名,讓人敬而無之。開一家個體飯館,隻要服務態度不錯,味道還過得去,基本上就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馮立和何雪珍都有一些生活常識,知道開飯館是不錯的買賣。然而,讓馮淩宇放棄到冶金廳頂替的機會,專職當個體戶,這個大膽的建議並沒有得到馮立夫婦的批準。兩口子經過複雜而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接受了一個折衷方案,那就是馮淩宇依然去冶金廳當臨時工,以何雪珍的名義來開這個店,馮淩宇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管理,積累經驗。如果未來政策穩定,且飯館真的能夠賺錢,再考慮馮淩宇離職的事情。至於飯館的日常經營,則需要另外請人來打理。

    這個方案與馮嘯辰最初的設想不一樣,但偏差倒是不遠。其實馮嘯辰一開始就打算引進一個合夥人,因為他知道弟弟馮淩宇既不會炒菜做飯,更沒有經營經驗,而且這麽的年齡,也處理不了複雜的人際關係。他的想法,是由馮淩宇當董事長兼財務總監,再雇一個人來當職業經理人,他心目中的這個人就是陳抒涵。

    在知青點的時候,馮嘯辰就知道陳抒涵精通廚藝,同時又有當知青曆練出來的人生閱曆,足以做好這樣一件事。更為難得的是,陳抒涵心地善良,人品端正,絕對是打著燈籠難找的“中國合夥人”。

    馮立夫婦對於陳抒涵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知道她曾經照顧過馮嘯辰,算是馮嘯辰的恩人。從馮嘯辰過去講述的情況,馮立夫婦對這個姑娘的印象也很不錯。馮嘯辰接受了父母關於讓馮淩宇頂替在冶金廳當臨時工,同時兼顧飯館的方案,提出請陳抒涵來負責飯館的日常,這才有了馮家兄弟的這次拜訪。

    聽到馮嘯辰的話,陳抒涵一時有些吃驚,又有幾分激動。其實,對單位安排工作已經絕望的她,還真曾經動過去開飯館自食其力的念頭。但她既沒有能力弄到執照,更沒有渠道籌措啟動資金,於是這個念頭就隻能胎死腹中了。乍一聽自己親如手足的兄弟居然要開飯館,而且還要請她去幫忙,她覺得都不知道該什麽好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