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軍工科學家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來到火星(2/4)

    在西方稱為戰神瑪爾斯星,中國則稱為熒惑星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其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被赤鐵礦(氧化鐵)覆蓋,火星曾經被認為是太陽係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與地球相比,地質活動不活躍,而另一個獨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顯差別: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火星兩極皆有主要以水和冰組成的極冠,而且上麵覆蓋的幹冰會隨季節消長。火星到地球的距離。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裏,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裏。兩者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大約每15年出現一次。1988年火星和地球的距離曾經達到約5880萬公裏,而在2018年兩者之間的距離將達到5760萬公裏。但在2003年的8月27日火星與地球的距離僅為約5576萬公裏,是6萬年來最近的一次。

    不過據天文學家推算,在從公元1600年到2400年這800年間,火星與地球的近距離隻能排在第三位。根據推算結果,到2366年9月2日,兩者之間的距離將為約5571萬公裏。而到2287年8月28日,兩者將更為接近,距離為約5569萬公裏。

    一般來說,火星和地球距離近的年份是最適合登陸火星和在地麵對火星觀測的時機。火星在西方被稱為戰神,這或許是由於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所以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星”。(在希臘人之前,古埃及人曾把火星作為農耕之神來供奉。後來的古希臘人把火星作為戰神阿瑞斯,而古羅馬人繼承了希臘人的神話,將其稱為“戰神瑪爾斯”。北歐神話裏,火星是戰神提爾。而月份三月的名字也是得自於火星。)火星在中國古稱“熒惑星”,這是由於火星呈紅色,熒光像火,在五行中象征著火它的亮度常有變化;而且在天空中運動,有時從西向東,有時又從東向西,情況複雜,令人迷惑,所以中國古代叫它“熒惑”,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

    火星和地球一樣擁有多樣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峽穀,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由於重力較小等因素,地形尺寸與地球相比亦有不同的地方。

    南北半球的地形有著強烈的對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則是充滿隕石坑的古老高地,而兩者之間以明顯的斜坡分隔;火山地形穿插其中,眾多峽穀亦分布各地,南北極則有以幹冰(固態的二氧化碳)和水冰組成的極冠,風成沙丘亦廣布整個星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