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

第四百七十五章 拜見倪夫人(1/5)

    跟著羋天闕離開升降台,天佑看到之前他們乘坐的馬車正往後方的那倒院牆後方去,而羋天闕則是帶著他們穿過前麵的花圃來到了一處頗為巨大的廣場之上。

    

    這廣場兩側都是花圃,天佑他們便是從其中一側的花圃之中走出來的。而廣場的另外兩側則分別是一道巨大的門樓以及一條長長的階梯。

    

    其實這門樓才是夷洲王府的正門。因為大門敞開著,所以可以看到門外的情況。那門樓之外隻有很小的一片平台,而後便是向下的階梯,怕不是有千級之多。大概也正是因為這條階梯太長,上下很不方便,所以夷洲王府才會設置了專門的升降台作為進出通道。

    

    廣場後麵的那條階梯寬度和廣場一樣,但相比之門外的那條,高度就要小的多了,攏共也就幾十級而已。

    

    羋天闕帶著天佑登上台階,前方又是一片小廣場,中央位置還設有一座小型噴泉池,也不知道是不是又動用了靈能法陣驅動。

    

    這處廣場的背後就是一片正殿了,大概是王府接待來客和辦公之類的場所。

    

    一般來說正常的王府是不需要辦公場所的,畢竟王府就是王爺的家,他們就算擔任實職也是去衙門辦公。但夷洲王不同,他是平王,雖然隻是個王爺,但其實卻是與楚王共治天下,所以他的王府其實就是個小朝廷,而且是得到楚王認可的,有著實權的小朝廷。

    

    也正因為夷洲王的這種地位,所以他的王府之內也有類似王城之中的那座宮城類似的設置,不但是居所,也是辦公的地方。當然,兩者還是分開的,有獨立的簡直群,並不是緊挨在一起。

    

    羋天闕沒有帶天佑走進這座建築群,而是直接拐了個彎從側麵繞了過去。之後就基本上是一路走幾步就上一段台階,也不知道爬了多少層才終於算是走到地方。不得不說夷洲王府這種結構雖然看著很漂亮,但住起來真心不太爽快。主要是樓梯太多,從前門走到真正的居住區差不多就等於是爬了半座山。天佑是修士不覺得,要是普通人,這一路過來可不比跑半程馬拉鬆省勁。好在王府也是分功能區塊的,一般仆人都有固定的活動區域,倒是不用來回爬上爬下。

    

    “我就住這兒?”站在長長的鐵索橋前,天佑略帶驚訝的看著羋天闕。

    

    因為位置突出,天佑之前還沒靠近王府就先注意到了這座獨立豎在一塊巨石上的暖閣。當時還想著有機會來參觀參觀,沒想到羋福生直接就把他的住處給安排在了這裏。

    

    “堂弟身份特殊,暫時還未對外公布,若直接住在內院難免招人話柄。但若將你安排在外院又太屈辱了你的身份,故而才選了這麽處地方。位置清幽,直接與內院相連,又獨立於一處,方方麵麵都有顧及到,實在沒有比此地更合適的地方了。”

    

    天佑想想羋天闕這話倒是不假。內院就是羋福生的後宅,都是女眷和家屬住的地方。若是一般百姓家倒也算了,這帝王之家,把外人留宿在內院明顯不合規矩。若是天佑身份公布出去,別人倒是不會說什麽,但如今也沒幾個人知道天佑的身份,所以這個還是要注意。

    

    其實天佑不是不喜歡這裏,隻是略有些驚訝而已。問過之後也沒糾結,立刻表示他還是很喜歡這裏的,然後就跟著羋天闕一起踏上了那條鐵索橋。

    

    連接暖閣與內院的鐵索橋長度相當誇張,寬度最多也就允許兩人並行。事實上除了他們這些修士,對一般人來說這種橋倒寧可它窄一點的好。畢竟這鐵索橋掛在空中晃晃悠悠的,不扶著兩側的鐵鎖一般人根本不好往前走的,反倒是窄一點能扶住兩側的鐵索更安心一些。

    

    天佑和羋天闕都有修為在身,這點小問題自然不在話下。兩人也不需要去扶身旁的鎖鏈,就這麽散步一般的走了過去。

    

    索橋懸於暖閣的這邊隻有一塊很小的青石平台,往前並不是暖閣的一層,而是一個洞口進去。這暖閣下方的石峰比王府中最高的一層還要高出三丈有餘,所以為了保證索橋兩端沒有明顯落差,暖閣這一側的入口就隻能接在石峰的側麵。

    

    因為索橋並不是直接連通暖閣,因此暖閣的一層其實是沒有門的,四麵都隻有窗戶。從暖閣下麵開鑿出來的石洞中拾級而上,轉了好幾圈之後才進入暖閣的一樓。

    

    夷洲王府的建築風格與楚王的王宮類似,都是古風的紅木內裝。方正簡潔的曲線結構,綴以少量浮雕,精美、大氣卻不張揚,倒是很合天佑的心意。

    

    這暖閣的一樓之中也是這樣的風格。一道幕牆將一樓一分為二,樓梯這邊除了幾幅木雕掛畫和一張點著熏香的桌案外就別無他物了。幕牆那邊據羋天闕介紹是貼身丫鬟之類的下人居住的地方,所以沒帶天佑過去看,況且因為天佑要入住,已經提前清空了。

    

    二樓的樓梯被設置在靠牆的位置,上來之後的台階扶手邊有一條長桌,上麵放著一盆很長的盆景,修剪的頗為雅致。房間中央是一張沉香木雕成的八仙桌。並非那種四方或者圓桌,而是真正的八邊形的桌子,大小足夠當雙人床用了,中央居然還設有轉盤,比現代的許多酒店大桌還要奢華,顯然是宴客用的。

    

    整個二層除了這桌子幾乎也就沒剩下什麽東西了,隻在牆邊有一些放著盆栽花木的小桌、高凳之類。

    

    三樓的結構看著像個茶室。房間東側床邊有一張異形矮幾,用的似乎是一整塊樹根雕琢而成。而且製作的工匠非常厲害,幾乎沒怎麽動刀子,除了將桌麵大致削平之外,基本保留了樹根原本的造型,而且還因勢利導充分利用樹根自然生長的結構做出了錯落的幾塊獨立桌麵放置不同的茶具。瑰奇的自然形態和匠師獨特的雕工完美融合,古色古香之中透著一種沉穩、滄桑的氣息。天佑說不上是什麽感覺,就感覺這東西雅的不行。

    

    茶桌兩側八字形圍著兩麵木雕屏風,天佑也不認得是否是什麽名家作品,反正看著很是精美,倒是和以前在地球上參觀過的那塊木雕的清明上河圖屏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估計這東西要是能搬去地球上賣,沒個千八百萬你問也不要問。

    

    三樓的正南方向放著一張木琴,天佑不懂這個,倒是看不出什麽門道,但能放在這裏想來也不是凡品。

    

    在木琴對麵背北朝南放著一張極為寬大的桌案,不過與之前的矮幾不同,這是張書桌,高度更高,也更寬大。自然,文房四寶上麵是一樣不缺的,而且那塊硯台紫中有綠看著好像還是塊天然的礦石。旁邊的筆掛上吊著一排不同粗細的毛筆,另一側的桌角則是放著好幾捆竹簡和一枚玉雕的獸形鎮紙,估摸著都不是一般東西。

    

    書案背後是一排窗戶,兩側各有一個多寶閣,但隻有少數位置放著紅珊瑚、玉雕、瓷瓶之類的玩意兒,多數位置都是書。

    

    離開三樓再往上四樓又是被一分為二的設計,不過並不是對半切的。較大的一側是帶樓梯的,還有品字形擺放的一組睡榻,功能類似現代的組合沙發,可以會客也可以睡覺用。

    

    窗邊還放著一張貴妃椅,包了布料,蓬蓬軟軟的,看著就想躺上去睡一會。

    

    這一側的房間外麵還有門,出去之後是半圈走廊。廊道邊緣的扶手略向外挑出去一截,下半截是座椅,上麵是扶手,可以靠在上麵一邊欣賞海景一邊休息。另外四樓通五樓的台階也是在走廊上,而不是在屋裏。

    

    上麵的五樓基本就是蓋在四樓上麵的一個涼亭,四周都是開放式的圍欄,中央卻是一張九尺(2.16米)見方的巨大吊床,邊緣還掛著一圈幔帳,隨著風飄蕩著,倒是有股子仙靈之感。而這整個五層除了這張床之外也就隻剩下些燭台、香爐什麽的了。

    

    至於四樓的另外半邊,就是所謂的主臥了。不過這房間的設計很特別。床不是胡床,而是好像東北大炕一樣把半個隔間都給占滿了。照這個麵積別說睡覺,人不多的話跳廣場舞都夠用了。

    

    房間的另外一小半還單獨隔出了一個小間,天佑起先以為是廁所,結果看了一下才發現又是個獨立的小臥室。當然所謂的小那是按王府的標準來算的,這小隔間實際也有四五十平大小了,換在地球上除了獨棟別墅和農村地區的自建房,估計也沒幾家臥室能有這麽大的了。

    

    羋天闕帶著天佑參觀了一圈後又叫來了三名仆從,其中兩個是丫鬟,專門負責照顧天佑他們住在這裏這段時間的起居事務,至於剩下的男性仆從則是負責一些力氣活之類的事情。

    

    簡單認識了一下幾個仆從之後天佑他們便在這裏暫時住了下來,但所謂的休息其實是不需要的。畢竟天佑他們也不是真的遇難在海上漂泊了許多天。

    

    暫時揮退三明下人之後天佑趁著沒人打攪,將隨身攜帶的物資做了一些簡單的整理,想想又從其中取出了一枚碧藍碧藍的鱗片。這東西據說是一種上古大妖的護心鱗,顏色漂亮倒不是重點,真正的價值在於這鱗片有著回複生機的特性。據說當年此妖之所以會被關進鎮妖塔,就是因為生機太過旺盛無法完全消滅,所以才不得已關入鎮妖塔加以消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