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

0714 定策突襲(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李閎正色道,老實對於這些年輕人們勇不怯戰的銳氣,他是不乏羨慕和欽佩的。但到了他這個年紀,勇怯與否已經不是最重要,而是需要更加穩重,少為狂態。

    聽到李閎的分析,沈哲子也是略有默然。其實這些問題,他也都有考慮到,絕無覷羯奴之心,但又有些不甘心放棄這一次機會,若是此謀能成,所獲多少還是事,能夠憑此一得振奮人心,對於未來壽春的防守無疑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但他也不得不考慮到若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後果也絕對不是表麵上的得失能夠衡量。

    但在座者也不乏人根本就聽不進去李閎苦口婆心的勸,首先開口便是近來頗有誌得意滿的庾曼之:“李將軍此言,實在太喪士心!你雖然也是戎行多年的宿將,但少從名將,臨事權衡,難免有疏。我等久從駙馬,凡有戰事,何曾多論敵我寡眾?既有戰,當勇行,勝負哪有定數,自是勇者攫握手中!便如我近來所曆戰事,從無一戰行前密思久度,勇猛以進,所遇奴賊,已經盡數梟首於外。”

    李閎聽到這話,嘴角已經忍不住一顫,尤其看到庾曼之一副百戰百勝、智珠在握的篤定姿態,仿佛早前每陣損傷過多之後苦苦哀求自己的並不是他。有求於人那是守望相助的一家人,現在發生了爭執,倒是彼此分得很清楚!

    “李將軍所見,誠是知兵之論,持重之言。奴眾之所以敢遊勇外散,中軍集內,大概也是深覺我軍不敢大進,雖有擾,不成大患。此世豈有必勝之戰,得之時,得之人心,以我之必攻,而取敵之不備,有此一得,已經可堪一戰!”

    謝奕也在席中道。

    旁側沈牧也附和道:“時下正是春潮水盛,渦上航埭蓄水極多。奴兵一旦大舉南來,此處本就不是必守之地,若徐州奴眾來援,掘埭放水,不足為患……”

    眾人都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各持論調,有的或是荒誕不經,但也有許多值得引以為據,仔細咂摸。

    沈哲子在席中傾聽片刻後,眉目也漸漸變得開朗起來,他是實實在在感受到這些人的成長,可見在淮北放任磨練這段時間以來,雖然未必即刻就有脫胎換骨的變化,但也都絕非虛度。

    往年是沈哲子取舍全由一心,帶領他們迎來一次次的勝利。可是這一次,卻是他們在沈哲子遲疑難決的時候,返回來給他以信心。

    “奇正相輔,剛柔並濟,攻守兼備,臨敵用事,本就不法於一。敵眾我寡,敵強我弱,誠是分明,但即便如此,又怎甘於束手待縛。以此不甘之心,正該求以不能之事。”

    沈哲子講到這裏,算是已經下定決心。此前他北上來此,本意就是窺望戰機,待時回守江東。既然做出了試一試的決定,倒也沒有什麽可遲疑,當即便開始調度安排。

    此一戰需要從速以決,無論勝負都不能久留貪功戀戰。所以主力自然是沈牧所部輕騎,機動性上能有保證,至於水道的防護則交給了曹納。同時給駐守穎口的郭誦,以及遊擊在外的韓晃都去信通知,他們雖然不能直接加入到這一場戰事中,但也需要做出相應的配合,牽製譙城方麵兵力投入。

    至於那個獻策的劉迪,沈哲子也直接征入軍中,暫以兵尉遣用,除其本身家人部曲之外,又給他增添幾十名精兵聽用。趁著遊騎各路仍在召集返回途中,先遣其人往城父去,即便其謀不成,也能窺探更多細務。

    沈哲子一旦做出了決定,那麽發事與否,自然也不能取決於這奇謀成或不成。成則可喜,不成也不足動搖沈哲子的決定。事實上他真正倚以厚望的,還是郭誦和韓晃那裏能夠吸引和牽製住敵軍的精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