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

0501 人心渙散(3/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羯奴也知民易附難安,因而故意在四野多造殺戮,將民驅趕往各塢壁依附。有的塢壁因容納太多,糧盡之後不戰自潰,有的則納入敵虜,被內外夾攻而擊破。早年各鎮也是身受此苦,流人來投,若不接納,情不能忍,義不能彰。但若接納了,這些民又忠奸難辨,隱患重重!”

    “是啊,我等在南塘戍守也是遲遲無功。雖然仍是多有流人來投,但早先受了教訓,也不敢放手去接納,而且墾植時多派兵眾把守,但仍然免不了有流人攜著發放的糧種工具私逃,屢禁不止。”

    蕭元東講到此節,也是滿臉無奈,以往在江東時,總覺得過江後可以放開手腳去做,自然會有大量建功的機會。可是真正到來之後,才發現處處都是障礙,處處都束手束腳,不止要擔心羯奴來攻,還要麵對當地的塢壁主排斥,甚至於那些看似可憐的流人都防不勝防。

    對於北地的形勢,沈哲子也是所知大概,往往都是從旁人口中聽來,但細節上卻沒有深刻的感受。如今再聽兩人言道此節,不免也是大感頭疼。

    這兩人所到的問題,倒也不足以明人性卑劣或高尚。當戰火頻頻,朝不保夕時,人和人之間的信任本就蕩然無存。士族高門、軍頭悍卒自然尤其生存之道,民當然也有求生的自由,短視也罷,奸猾也罷,最起碼那樣做能讓他們看到眼前活命的機會。

    “有沒有什麽辦法能夠讓民固依長留?”

    雖然心裏已經大概知道了答案,但沈哲子還是不死心的問了一句。

    “有自然是有的,鄉人彼此信任,結堡自守,不納外人。又或私擴部曲,廣掠方圓,將那些流人囚禁起來,作馬牛役使。溫和些的,那就收容大量寡婦,招攬流人壯丁入贅,待其安家生子,再作驅使……”

    郭誦乃是北地悍將,對於塢壁經營也是獨有專長,許多控製人身自由的手段都是信口道出,侃侃而談。

    沈哲子聽得很仔細,但卻仍是忍不住的失望。這些手段用來經營塢壁以求存還倒罷了,但若想憑此積攢起足夠征討並且打敗羯奴、進望下的力量,則遠遠不夠。

    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沈哲子也就明白了為什麽永嘉之亂後,多是胡人在中原大地馳騁,但卻少見漢人英姿。並不是因為武勇太遜,而是因為欠缺一個有效的發動和組織手段。

    胡族通常部落為兵,這意味著起家最初就占據了絕對優勢的地位,擁有了相當一批足夠忠誠的軍事力量。趁著動亂四方出動,積累財貨,擄掠人口,很快就能成事。

    但是漢人的社會組織並不具備這種優勢,以家庭宗族為單位,本身的動員力便已經處於劣勢,而且又有定居一地的生活習性,安土重遷。

    像沈家這樣的武宗豪門,雖然擁有發動萬人的動員力,但一方麵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根本沒有戰爭經驗的樣子貨,另一方麵那種根深蒂固、安守鄉土的想法不足支持四方征戰。

    而被迫流散各方的普通民眾們,雖然也誕生出了乞活軍這樣的武力團體。但是乞活軍內部本身就矛盾重重,派係林立,而且領導者也和北府軍頭麵對同一處境,那就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政治目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