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當王爺

第512章,披著羊頭賣狗肉(1/3)

    胡德濤笑著說道:“安南是個多宗教的國家,老百姓雖然窮困,但大多數有信仰,很虔誠,很心安。”

    朱振笑著說道:“你一個跟著本伯研究自然科學的人,還講究虔誠和心安。”

    胡德濤翻了個白眼,“何為自然科學,何為神學?你能保證所謂的神學不是一種我們了解不了的科學嗎?其實宗教的出發點,與儒家的教化有異曲同工之妙,隻是後來都演化為壓迫子民的工具罷了。”

    朱振扯了扯嘴角,“嗬嗬。”

    所謂的宗教,別管他是否唯心主義,其本質就是認為的製造一種階級剝削。

    這一點不用胡德濤說,朱振心裏也明明白白。

    不過提起宗教,朱振心裏倒是靈機一動。

    或許宗教這東西可以利用一下啊。既可以堵住應天那些儒生的嘴巴,又可以緩和與當地百姓的關係。

    我們雖然占了你們的港口,但是我們花了錢,幫你們的佛爺修金身啊。

    你們的國主未必都那麽大方吧?

    盛庸早年在鄉間,見過那些大和尚是如此斂財以及麻木鄉鄰的,當下神色凝重道:“伯爺,依末將看,既然安南之國宗教盛行,那麽應當在軍中嚴防將士信封宗教,將士本身就執掌殺伐之事,若是都慈眉善目了,還有什麽用?”

    朱振深以為然。

    雖然說宗教信仰自由,但是身為帝國執政官亦或是帝國的軍官,最好還是沒有宗教色彩的。

    將士信奉佛教,便沒有血勇之氣。

    文官信奉了佛教,便沒有了一往無前之心。

    這東西還是別的國家大行其道為好,我們華夏有華夏的傳統,我們該信奉自己的祖宗,還是老老實實信奉祖宗為好。

    不過現在卻沒有必要搞得那麽緊張。

    畢竟吳國公的部下之中,就有很多信奉不動明王的。而封建社會,搞個神話傳說,對於起義軍首領來首,也是件大好事。

    朱振剛剛想起的一個辦法,或許可以曲線救國也說不準。

    “國公以佛教起家,我紅巾軍信奉不動明王,若是我感懷佛教仁義,向當地佛教捐出一筆善款,然後安南國國主表示回報,承擔港口的建設,你們以為如何?

    胡德濤對於朱振的蠅營狗苟一向是很嫌棄,連聽都懶得聽,便開始敷衍道:“很不錯,很不錯。”

    盛庸精神頭一震,“炫玉賈石?”

    朱振笑著說道:“都是粗人,說那麽文雅作甚,典型的掛著羊頭賣狗肉麽。”

    盛庸嘿嘿一笑,“讓茹太素他們帶壞了。”

    讓商賈承擔港口的修建會導致應天那些腐儒的反對,那用商賈的錢來捐贈給本地的宗教已達到關係融洽的目的,這個你不能反對吧?

    而安南國王室為了感謝水師對其所信奉之神祗的尊敬,從而承擔起港口的建設,這個你也不能反對吧?

    雖然說到底都是同一筆錢,但是這麽轉一下,就好似後世的洗錢似的,變成合理合法的了。

    至於安南國王室會不會甘心拿出這筆錢,一點都不用懷疑。所謂的佛教,雖然在世俗有很深的影響力,但終究要看人間帝王的臉色行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