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當王爺

第487章 愛民如子(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資助一個貧困縣幾百條小漁船,對於朱振的財力來說沒什麽難度。但是他不想這麽直接,有錢人可以做善事也必須做善事,但是也要有個度,善事做得多了,也會成為一種把柄和汙點,尤其是在君權至上的古代。

    沈萬三就是前車之鑒,莫看自己是封疆大吏,但是有些事情還是不能逾越的。

    自己搞死張家一家,朱元璋不會說什麽。但是自己掏錢,幫著一個縣解決民生,就就徹底犯忌諱了。

    人心是一件很重要的東西,對於君主來說,無比敏感……

    既然如此,不若由此事上實驗一種模式,由淮安放貸、縣衙擔保、百姓收益的一種新的扶貧模式,類似於宋朝的“青苗法”。

    縣衙代替國家征稅,在上繳稅賦的同時會有一部分的截留,這就是縣衙一級政府的經費,是財政收入,國家是不會給予縣裏另外的財政撥款的。

    有縣衙來擔保,可以避免百姓與銀行之間的扯皮。當然也會出現縣衙從中加息獲得額外報酬這種不合法的收入,但是與大部分百姓收益這方麵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

    “青苗法”的好處毋庸置疑,但是他給予縣衙一個類似於強製性的“名額”限製,這就變相的將一個好政策變成了土豪劣紳盤剝百姓的手段。

    朱振做平章久了,很多東西都深有體會,最是理解“從來沒有完美的政策”這句話裏的無奈和含義。

    再好的政策,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弊端,也會有惡劣之輩從中鑽營而謀私利。一項政策的施行過程當中能夠做到利大於弊,就是一項好政策,不能因為一些瑕疵的地方,就去抓住缺點從而無限度的攻殲……

    改革總是伴隨著陣痛,古今皆然。

    劉一闖先是一愣,隨即狂喜,不過依舊謹慎的問道:“敢問伯爺,不知這貸款的額度……是多少?”

    “理論上說,可以是無限度的。但是必須遵從一個原則,那就是自願。這件事情上,縣衙的作用是牽線搭橋並且提供擔保,但是本身毫無收益,也不允許有收益,你可明白?”

    縣衙無收益,但是在政治上有加分,州府看得到,平章看得到,國公也會看得到。若是縣衙有了收益,就意味著從中盤剝了百姓,就是大罪。而且徐梁也不想讓自己的平章生涯,因為自己的一時的善意,多了汙點。

    劉一闖激動得長身而起,沒有施行官方的禮節,而是深深的彎腰一揖,衷心敬佩道:“素聞伯爺有天縱之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想出一個造福於萬民的好法子,下官衷心敬佩。但是更讓下官敬佩的,卻是伯爺這顆為了百姓謀福利而殫精竭慮的心思,請受;劉某一拜!”

    誠心實意,一揖到地。

    朱振趕緊起身將劉一闖拉起來,他也是很欣賞這位能夠無視自己的政績,亦要為百姓的真正福利謀算的官員,笑著說道:“不僅僅如此,本伯尚有一件捕魚的利器,請劉縣令稍等,本伯這就將圖紙畫出來,爾可以請製造總局的工匠幫著打造一批。條子我會批給你,特事特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