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當王爺

第484章 楊帆(1/3)

    揚帆出海,劈波斬浪,船帆迎著風獵獵作響,回首望著這支屬於自己的龐大艦隊,朱振的內心豪氣橫生。

    “人參在世,各有所求,有的人追求一生平淡,田園牧歌便是莫大的享受。有的人追求名與利,非要大權在握才覺得快樂。而我朱振,則與一般人有莫大的不同,我一生除了追隨國公,建立不世功勳,創不毀之基業之外,還渴望能夠讓華夏縱橫四海,開疆拓土,重塑我華夏兒郎精神之中那顆不屈之心。”

    “我希望我們的軍山精神,能夠深深的影響我們的民族。將來國家太平,隻要我們的軍山精神可以影響著這個國家,那麽無論是天災人禍,無論是天崩地裂,隻要我們開拓進取的魂還在,這片土地、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就永遠不會受到屈辱。”

    朱振挺直腰杆,精神煥發,“我們要向全世界宣告,憑借幾匹破馬,就能征服華夏的日子終將結束,而我們華夏民族終將崛起。我要告訴全世界,有一條河,叫做黃河。有一種圖騰,叫做神龍,有一種羽衣叫做霓裳,有一個民族,叫做華夏。”

    他的聲音很大,戰船上的兵卒都聽得清清楚楚。

    然後,所有的兵卒振臂高呼。

    “軍山!”

    “軍山!”

    “軍山!”

    朱振長笑:“張先生,或許您不讚同我的理想,但是請您記住,終有一天,您會因為我的理想而自豪!所有的華夏子民,都會因為我的理想而自豪!”

    淡泊名利如張旭,亦難免被朱振的言語激得熱血沸騰。

    或許……這是盛世即將開創的萌芽?

    不過朱振並未直接楊帆南下,而是尋了一處僻靜的海灣,朱振傳下令去,船隊再次修整十日。但凡居住在附近的兵卒可在十日之內往返者,領錢五百文,米五十斤,可自行返家。

    船隊十日之後拔錨南下,若是不能及時歸隊者,按逃兵處置。

    水師上下都被伯爺的腦洞大開嚇傻了。

    軍隊行軍打仗都是有軍規的,任何兵卒將官都不得擅自離開軍營,否則便是大罪。

    常茂這般膽大妄為的性子都腦門兒冒汗,勸阻道:“振哥兒,這是為何?此乃大罪啊!”

    哪個帶頭大哥都怕手底下人造反,所以都嚴格管製軍營。很多大權在握的將領,也不敢隨意這般折騰軍隊,要知道前些日子朱振縱兵入城,已經犯了忌諱了。再這般肆無忌憚,吳國公肯定會心有不滿的。

    “書生造反十年不成”,但是若能糾集起在職的軍人嘯眾嘩變,則難免地方動蕩。

    朱振解釋道:“船上不是有倆阿拉伯人麽?他們想要買火器,本伯得等著國公的命令,所以暫時不能南下遠航,等到了國公的命令再走不遲。”

    反正現在的戰船已經不需要依靠季風遠航,早一天吃一天沒區別。

    常茂急道:“咱說的不是這個,為何給兵卒放假?若是應天追究起來,可是大罪!”

    朱振歎了口氣,指了指岸上那連片的鹽堿地:“咱們水師裏的兵卒,除了從軍山和山陽帶來的老部下,大多都是這附近的人家。沿海一帶土地貧瘠,所產不多,即便多是煮鹽為生,卻又遭受世家豪族的盤剝,各個一貧如洗。現在的好兒郎,若不是實在過不下去,誰願意來當兵?還一當就是三年!給大夥發點錢發點糧食,送回家去也能抵得上一些日子,或許這點東西就是一大家子活下去的希望。”

    現在的“靠海吃海”可沒有後世那麽愜意,船舶落後,網具簡陋,就算大海裏魚蝦成群,實際上出海勞作一天的漁民,也沒有多少漁獲。

    鹽堿地不能種糧食,煮鹽又被世家豪族把持,所以沿海的居民比之內陸要苦得多難得多。

    常茂心裏一愣,原來是因為這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