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當王爺

第444章 出鹽(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最令大家忿忿不平的在於――就特麽在海邊砌幾個池子,灌滿海水然後等著太陽將海水曬幹,這麽一個傻子都能製出鹽來的法子,這個可惡的朱振居然就將上千萬兩的財富攬入懷中?

    去當海盜搶劫商船掙錢也沒有那麽快啊

    朱振看著那如山的海鹽潔白勝雪,心中誌得意滿、豪氣頓生!

    每一塊鹽田以鹽溝為分界,長寬各在一裏左右,占地麵積大概有半平方公裏,被分成無數的沉澱池、蒸發池和結晶池等。此地處於遠離出海口的地方,是淮安延伸在海中的一處犄角,四周一馬平川無遮無擋,夏日裏風力強勁,易於海水蒸發。隻是受到江南梅雨季的影響,在這一時間段產量受到影響。

    當初朱振承諾的是每塊鹽田年產海鹽五十萬斤,現在看來,朱振的計算出了失誤,產量遠遠高於預期。

    是不是吃虧了呢?

    朱振可不是這樣想。

    無論到了什麽時代,食鹽都是和糧食一樣最為重要的生存基礎。沒糧食人會餓死,沒鹽吃也照樣活不了!鹽不僅是重要的調味品,也是維持人體正常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

    食鹽調節人體內水分均衡的分布,維持細胞內外的滲透壓,參與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進食欲;同時,還保證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堿度,維持機體內酸堿度的平衡,和體液的正常循環。

    人不吃鹽不行,吃鹽過少也會造成體內的含鈉量過低,發生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眩暈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出現厭食、惡心、嘔吐、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肌肉痙攣、視力模糊、反射減弱等症狀。

    可是自古以來,食鹽的官營除了讓國家財政富裕之外,並未能讓更多的百姓吃的上鹽,官鹽太貴,流通在民間的大多是私鹽。而唐朝早期並未施行食鹽官營,百姓卻大多吃得起鹽,鹽價可始終不高,說明百姓能不能吃得起鹽,跟是否由國家專營並無關係。反而由於國家的壟斷致使鹽價暴漲,苦了百姓……

    什麽樣的方式才是最正常的?

    毫無疑問,是競爭!

    競爭可以提升產品質量,可以降低產品價格,可以直接讓百姓收益!

    食鹽的產量越多,自然價格越便宜,老百姓才能都吃得起鹽!

    於此想必,一些錢財的損失又算得了什麽?

    更別說朱振本來就打算將這塊利益讓給朱元璋和江南士族商賈,以此來分化江南士族的聯盟。

    有心眼靈活的人,估算這一大堆如山的海鹽,已經大抵計算出每年一塊鹽場可以得到的收益。

    心情振奮之餘,也對朱振愈加敬畏。

    這倒不是敬畏於朱振點石成金的手段,而是朱振給朱元璋創造的財富。在場的士族商賈,因為鹽場股份限購的緣故,最多也就是占據一個鹽場的三成份子,而朱元璋呢?

    足足有五個鹽場!

    這是一筆多大的財富?

    他們之前以為,這或許是朱振的邀功行為,但是現在看來,朱振是給朱元璋一座源源不斷的金山。

    從今天開始,淮安在紅巾軍係統的地位會越來越高。

    而朱振在朱元璋哪裏的地位,再也無法撼動。

    幾乎可以想見,隻要朱振自己不作死跑去造反,未來幾十年內都將是朱元璋最最信任和寵愛的大臣……

    如此穩固之地位,誰能掀動?

    這就是一條粗得不能再粗的大腿,越早抱上,回報越高。反之,誰得罪了他,就算不弄死你,也是幾十年沒好日子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