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當王爺

第435章 朱振之誌(1/3)

    張旭是真正的飽讀詩書、精通世俗的大儒,但是大儒並不代表著什麽都懂,起碼朱振口中這些後世廣場舞大媽也懂得幾句理財項目、銀行存款什麽的,他是完全不懂,一丟丟都不懂。

    不過他雖然聽不懂,但是卻能分析明曉其中的厲害關係,最後自然而然的在腦海裏升起一種類似於思考一的不明覺厲。

    兩個老江湖也算是飽經世事,但被朱振這麽一套下來,也感覺暈頭轉向,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

    “什麽錢莊,什麽銀行的老朽不懂,但是老朽知道一個事實,那些世家肯定不會將田產抵押給你,但是自己有沒有那麽多現銀,所以你這買賣看起來光鮮,實際上狗屁都不是。說句難聽的話,就是異想天開。”

    胡老頭信誓旦旦的說道,一臉的篤定。雖然朱振說的一切都好,但是在老頭看來,就是異想天開。

    他堅信,這些將田產和房舍當做命根子的世家,無論如何也不會將這些東西抵押給朱振的,這可是世家安身立命的根本,鹽場能賺多少錢,那都不算是世家。

    即便是當初號稱江南首富的沈萬三,也在發家致富之後的第一條路,便是置辦房產和田產。

    以期可以成為真正頂尖的世家,而這些東西,也的的確確給沈萬三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聲望。

    所以沈萬三的名望,並不是來自於他的金銀,而是他讓人難以忖度的田產。

    朱振就鬱悶了,古代的經濟知識落後是肯定的,君子不言利,文化人表麵上風度翩翩,一臉仁厚,背地裏卻做出喪盡天良,瘋狂斂財的卑鄙勾當。

    可是如何落後,不至於連所謂的抵押貸款都不知道吧?他們借貸印子錢,難道不需要抵押物嗎?

    當鋪這個東西起碼是有的吧?據朱振所知,這東西在淮安就很常見。將值錢的東西抵押在當鋪,期滿之後贖回,不就是“抵押貸款”嗎?

    將這個形式一說,結果頓時遭受兩個老頭的一頓白眼……

    覺得朱振實在是太單純了。

    年紀輕輕的,想東西總是這麽理想化。

    實在是被殘酷的現實打擊的太少了。

    張旭瞬間嗤之以鼻,“你想的倒是美!這些世家在你看來就那麽簡單?那些世家為何要花費巨資買你的鹽場?一則是因為大家不敢得罪你,以此向你賣好,表達自己是個順民,想跟你在淮安相安無事的度過;二則你這人雖然表麵上是個封疆大吏,但是背地裏總算在生意之道上有著非凡成就,大家也想要看一看你到底能不能做到你承諾的那個地步;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難保這些人私下裏串通起來蒙你。反正大家都沒有那麽多錢,屆時隨便交一點,你也得咬著牙認了,不然一分錢賣不到,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朱振和楊勳相視一眼,相顧愕然,還有這種操作?

    他們兩人對於這次的售賣股份推演了無數次,想到了無數種可能,都一一做下對策,可是唯獨沒想到張旭所提到的這最後一點!

    我雖然報上了巨額買價,可是銀錢卻是不夠,為之奈何?你若是要收拾我,那也行,誰叫我沒錢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