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當王爺

第417章 餘通海(1/3)

    “依卑職淺薄的見識,此等戰船,已經是世間獨領風騷之物,竟然有比之更快之船?”劉青山瞪著一雙大眼睛,充斥著不信

    陳連點頭道:“適才與伯爺閑聊,伯爺提及一種全新的戰船,這種新式戰船采用的是一種傾斜式的船身,對於船尾和船首會做些改變,操作性可能略差,但是航行速度軍隊有增無減。”

    劉青山算是對朱振徹底折服。

    人家朱振說的不錯,論領兵打仗排兵布陣,他未必比得過常遇春和徐達,甚至連馮勝、鄧愈、胡大海幾位都比不過,但是人家會搞裝備啊!

    這種戰船開上戰場作戰,再配備上那種百丈之外斃敵的火炮,還要什麽戰術兵法陣型?

    直接碾壓就可以了!

    打仗這種事情在朱振手裏好像變得很輕鬆寫意……

    朱振看向窗外的江岸,心裏很是有些感觸。

    女王船靈活、操控性更好,船型相對狹長,航速較快,在逆風中操縱性極佳。當年西班牙帝國無敵艦隊的威風凜凜的“卡拉克”型帆艦就是因為操縱性不佳,在海戰中敗給了英國以噸位較小的“女王”型風帆戰艦為主力的艦隊,標誌著西班牙海上霸權的衰落與英帝國的崛起。

    而飛剪式帆船更適合遠洋航行,這類船有比較小的幹舷,較少的上層建築,不僅改善了船舶穩性,而且可以充分發揮帆的作用。船幾乎貼著水麵航行,長寬比一般大於六比一,船型瘦長,前端尖銳突出,航速快而噸位不大。

    其水下形狀設計成最小阻力休,以提高航速,但保持一定的橫向阻力剖麵,導致水線特別優美,甚至在首部水線麵有內凹,長長而尖削的曲線剪刀型首柱呈一種適合於賽跑的態勢,在海上能劈浪前進以減小波浪阻力,就像是剪刀將海浪剪開一樣,故曰飛剪。

    兩款世界帆船史上最經典的船型被自己“剽竊”到了元末,來到了遠東,不知日後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和英國艦隊要以什麽來縱橫大洋建立霸權?

    朱振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我不是發明家,我隻是黑科技的搬運工……

    出了長江口沿著漫長的海岸線航行,女王船的穩定性愈發凸顯。與樓船稍有波浪便顛簸不止隨時有可能傾覆不同,女王船的船首破開波浪,狹長的船身有很大一部分在水線之下,可以最大限度的給船身帶來穩定。

    海上風大,風帆更是鼓得快要漲裂一般,充足的動能推動帆船快速前進,宛如風馳電掣!

    劉青山和虎二跳上了望台迎著腥鹹的海風徜徉在蔚藍的大海上,感受著前所未有的速度帶來的快感!

    朱振則擰著濃眉,手指著海岸邊一堆一堆冒起的濃煙,問身邊的茹太素:“那就是煮鹽?”

    茹太素在張大舍走後,幾乎成了朱振的貼身管家,所有內政事務都要經由他的手來處理,而他也似乎對於政事比軍伍更感興趣,知道這是難得的鍛煉自己的機會,不叫苦不叫累,任勞任怨。

    聞言,茹太素點頭說道:“沒錯,、淮安自古以來就以煮鹽聞名天下,這一帶甚至家家煮鹽為生。”

    他手指著海岸線後麵連綿起伏無邊無際的蘆葦蕩,說道:“這裏都是鹽堿地和沼澤,樹木很難生長,所以這些蘆葦就是煮鹽的燃料。海水取之不竭,可隨時隨地熬煮成鹽,但是燃料卻是稀缺,蘆葦易燃但不耐久,火力也不夠硬,因此煮鹽需要大量的蘆葦。眼前的這些蘆葦蕩早已被各大家族占據,甚至各自派出族中的死士戰兵看守,絕對不允許旁人染指,淮安各個世家之間時不時便因為砍伐蘆葦過界而發生爭鬥,每每都要鬧出人命。”

    朱振奇道:“此處應該是海州的地域吧?”

    茹太素自然知道朱振想的的是什麽,苦笑道:“那也沒用,那位被您殺掉的楊家子侄,已經將這些蘆葦蕩租給了各個世家,末將看過海州的賬目,契約上寫的是租七十年,您猜猜一共租了多少錢?三百兩,嗬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