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當王爺

第318章 不服老的葉老夫子(1/3)

    並不是所有人上了年紀之後,就喜歡坐在樹下的棋墩上乘涼,安度餘生,有一種人會越工作越年輕,越工作,越有激情。

    葉兌老爺子就是閑不住的人,在盱眙教書教的好好的,在聽說朱振在淮安的等等布置之後,竟然不辭勞苦,讓一群學生趕著牛車將他送到了山陽。

    先是給朱振補充了一批識文斷字的學生,接著就馬不停蹄的趕往伯爵府,沒完沒了的給朱振分析起天下形勢來。

    老爺子的論斷是,權利永遠握在掌握刀柄的人手裏。

    之前的淮安,之所以屢屢能夠對抗衙門,那是因為坐鎮這裏的人,麵對著複雜的外界形勢,屈指可數的兵力要用在對抗外界的壓力,而內部的豪紳,隻能成為衙門合作甚至綏靖的對象。

    可如今入主山陽的朱振,卻不複當初執政者來淮安時候的尷尬情境。

    首先毗鄰山陽的盱眙,那裏本來就是朱振的地盤,不僅不會給淮安帶來任何的麻煩,相反因為盱眙的存在,反而打通了淮安與應天的商路,讓淮安日趨穩定繁榮起來。

    其次,南方的張士誠正調集所有的力量,拚勁全力對抗全麵反撲的應天朱元璋,導致張士誠無暇搭理正在淮安逐漸安家的朱振。

    最後,則是徐州方麵的動蕩不堪,元樞密院同知陸聚,在芝麻李和彭大等人潰逃之後,正在費勁心思的招撫流民,目前勉強可以自保,做個守家之犬,但是讓他南下進攻淮安,卻是萬萬不能。

    而大的形勢來看,目前的擴廓帖木兒,正在山東跟劉福通等人打的頭破血流,也沒有心思關心淮安,隻能在私底下做些小動作。

    以上的種種一切,都表明初到淮安的朱振形勢前所未有的好。

    “這一路走來,老夫也算是領略了淮安的風物,淮安確實是個好地方,若是經營得當,必然會成為國公轄下的一麵旗幟,國公能放心將淮安交給你,確實是一份了不起的信任。”

    對於老爺子的看法,朱振倒是很認同,不過想想目前的淮安的情況,朱振忍不住歎道:“淮安確實是塊膏腴之地,可之前的執政之人,將這些禍害的不輕。魚米之鄉,產鹽之地,竟然連自己的百姓都養不起,任憑豪族魚肉鄉裏,百姓流離失所,真的是可笑至極。”

    朱振指出淮安問題之所在,葉兌老爺子聽完,抓住胡須,淡然一笑,“很不錯,你能發現淮安的問題,證明你用心了。但是你也不必對前者過分介懷,若不是他們的無能,如何顯得出咱們的手段來呢?”

    沒錯,若是沒有這些廢物,朱振的好,百姓未必能夠感覺得到。連口飯吃都混不上,逼得老百姓不得不聚眾造反,如今有了口米飯吃,朱振就成了人人家裏的活菩薩。

    這裏不得不佩服,老爺子的眼界。

    葉兌微微一笑,“還是剛才的話,之前的執政官未必沒有作為一番的心思,隻是時局不允許。”

    聽了老爺子的講述,朱振也不斷思索,結合自己之前執政一方的經曆,他很清楚,想要在地方有所作為,著實很難。

    治理地方確實很難,但是能因為難,就輕易退縮嗎?身為義軍,若是連老百姓的需求都解決不了,那麽你起義殺官府,瞎折騰幹啥?難道就為了謀取自己的富貴?這在別人看來,或許是理所應當,但是在朱振看來,實在是太過於低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