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當王爺

第138章 濃煙滾滾(1/3)

    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諸如韓徵和葉兌先生這般的讀書人自然是聽懂七七八八,至於張大舍雖然感覺朱振所得有些假大空,不過卻也經曆過辛苦日子,知道窮苦人的辛酸,當初朱振是如何幫助自己的,現在想來自己去如何幫助別人,也算是裏所以當。

    至於虎二、常茂等武夫,卻早就昏昏欲睡,但又不敢睡,哈氣連天一副在地獄裏苦熬的模樣,朱振想笑,卻又不能笑。

    這群武人雖然關於治國,腦子慢一些。但是你若是讓他們知道為何而戰,在將來定然也能少不了麻煩事。

    做事情,起先的時時候麻煩一些,未必不是好事。

    朱振對明朝的曆史不甚理解,但是偶爾也能從亂七八糟的論壇上聽了不少東西。追誰朱元璋打天下的武人,為什麽鮮有好下場?

    皆因為他們大多數是一群隻知道殺伐的武夫,上馬提槍打仗都厲害的沒邊兒,但是與治國無益。

    對於帝國沒有多大的幫助,而又是一顆隨時可以爆炸的定時炸彈,以朱元璋的性子如何能留得住他們?

    現在教會他們一些道理,總比將來讓他們死在屠刀下要強。

    說的久了,朱振也感覺有些口幹舌燥,從腰間的兜囊裏,掏出自己珍藏了許久的存貨,當初在雁孤山與朱元璋對著抽了那麽一通。

    誰也沒有想到,香煙在應天成為極其時髦的產物。

    很多武夫便感覺不論是打仗後,亦或是飯後,吸上那麽一根煙,極其自在。

    本來坊間沒有這東西,但是神通廣大的朱振早就打上了這門生意的主意,當初他還在姑蘇攪動風雲的時候,就暗中囑咐虎二尋找西洋商人,讓他們從呂宋搜羅煙草。

    如今朱振手裏不僅有應天最大的繃帶鋪子,其開在應天的煙草作坊更是名揚江南。

    而如今這煙草作坊的主事之人,正是沈家的少公子,沈醉。

    自從沈醉追隨朱振來了盱眙,各地的商會不遠萬裏,追到深山裏來,也想代理這香煙生意。

    到如今演化在政事堂開會的不論是士大夫和武將總是在會議間隙吞雲吐霧一番,就連朱元璋經常要熬夜處理政務,也總是在疲憊之餘吸上那麽一兩根,輕鬆輕鬆頭腦。

    對於此事,朱振也非常頭疼。

    估計後世的讀書人一定會狠狠的記上一筆。

    內容朱振腦海裏已經幻想好了,大概會這樣寫,蓋國朝吸煙之風,始自盱眙縣男。初,太祖與縣男於雁孤山偶遇,刀斧交鋒之後,以吸煙而交,彼此想談甚歡,吞雲吐霧,飄飄若仙,自此我國朝吸煙成風,番邦使者造訪國朝,國朝亦以精致煙品招待。

    想想萬國來朝之時,禮部的大佬與一群番邦的王爺吞雲吐霧的場景,朱振就忍不住想笑。

    見朱振又夾著雪白的香煙在那裏沉思。

    眾人也不敢打攪。

    葉兌老先生是不吸二手煙的,從懷裏熟練的拿出一盒在大後方應天產的德勝門牌香煙。葉兌老先生門生故吏滿天下,這煙自然是學生們想盡辦法送來的。

    煙盒是做工精美的方正銅盒。銅盒的正麵寫著德勝門三哥瘦金體大字,文字俊秀而充滿文韻。背麵則是雕刻著微妙微妙的江南妙齡女子。

    打開銅盒,有些心疼的看了眼存貨,打火機這等高級物品定然是沒有的,老人家從懷裏掏出火折子,自顧的點燃了一根。

    見到縣男和葉兌先生開始吞雲吐霧起來,幾個武夫意識到中場休息時間到了。

    像是常茂和虎二這等應天來的老人,自然是有軍供煙抽的。文人挑燈夜戰,需要來上一根提提神,他們武夫自然不能免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