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當王爺

第18章 搞經濟的棒槌(1/2)

    沈家數代人辛苦經營幾十年被朱元璋一招廢了。

    過程非常殘暴,全族人直接發配,家產被充公,土地收歸應天府所有,朱元璋直接富裕了,無數的金銀財寶成了武器、軍糧,軍隊連連擴充,在周圍的諸侯之中,朱元璋的實力直接上升了數個台階。

    原先在沈萬三名下的農田隻有幾千畝,但是在揚憲的不辭辛苦下,愣是將沈萬三隱藏的田產全部挖了出來,然後朱元璋手頭多了十幾萬畝的農田。

    對於朱元璋為什麽這麽做,朱振心裏忽然隱隱有了猜測,但是具體如何,還有待事情後期的發展。

    隻是接下來事情的發展,似乎超出了朱元璋的預料,因為它失控了。

    那就是在他的領地,爆發了商人大逃離事件。

    自宋朝開始,王朝不限製經濟發展,兼有頻繁的海外貿易,國家的稅收多取自於商業,商人的地位開始逐漸上升。

    元王朝的時期,因為帝國的龐大,與外界的往來依然頻繁,再加上元王朝對於封建王朝的那一套並不是非常理解,對於國家的管控反而鬆懈了許多,商人的地位又上升了一個台階。

    有詩人寫下了,憧憧十一門,車馬如煙雲的句子讚美大都的商業繁榮。

    很多國際友人,比如馬可波羅來了元王朝之後,更是被元王朝繁榮的商業給亮瞎了眼睛。我靠,你們東方好繁華,我們西方都是乞丐啊!

    你們東方是個黃金遍地的國度,你們的乞丐都比我們富有。

    你們的商人過得比我們的貴族過得都幸福。

    到了元王朝末期,商人越發的活躍,借著戰爭的機會,大發戰爭財,囤積居奇,販賣軍資啥事兒都幹。

    沈萬三隻是萬千商旅中的一個傑出代表。

    隻是,沈萬三被抄家這件事情,對商人的影響非常強烈。

    因為他太突出了,沈萬三相比其他的商人來說,相對是有節操的,他幾乎沒有什麽劣跡。有節操的商人說被幹掉就幹掉了,其他屁股不幹淨的商人更加感覺到危險。

    很多人拋家舍業的開始逃離,就怕哪天朱元璋一不開心,把他們也廢了。

    我們惹不起,但是我們躲得起啊。

    朱元璋的鄰居張士誠很仁義的敞開大門,無數的商人湧入了張士誠的懷抱,然後商人們花了無數銀子雇傭讀書人,痛罵朱元璋的殘酷。

    這還不是最殘酷的,最殘酷的是商人離開之後,應天府的市場蕭條,很多日常的生活物資根本就得不到供應,直接影響了百姓的生活。

    朱元璋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親自將應天剩下的大商人召集起來,進行了一番安撫,並許諾隻要大家安心經營,不做作奸犯科,不做囤積居奇的惡事,平章府一定不會虧待他們。

    看著忽然蕭條下去的應天市場,朱振默然肅立,心裏不知道是悲傷還是慶幸。

    他忽然發覺穿越到明初並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因為不論做什麽,似乎都有很高的風險。

    但是朱振又不得不隨時記起,這是最後一個漢人的封建王朝,一個拯救華夏命運的最後時機。隻是關我屁事?

    不如做一個實在的人,閑逛,開個小作坊,掙點碎銀子,關心妹子和羅莉,麵朝秦淮河,楊柳依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