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心鈿

第56節(2/3)

    “嗨!你這人就愛打岔!”張夫人笑著揶揄人一句,張張嘴卻忽然停了片刻,捏著手帕隔空朝高夫人招了招,“瞧瞧,被你這一打岔我都不知方才說到哪裏了!”

    話音方落果然惹得眾人一陣輕笑,屋裏頓時便沒那麽拘謹了,談笑間便也沒人和她搶,不知誰揚聲提醒了一句,她方又把話頭接回來。

    “說是趙、鄭兩家都在審查中時,倒是鄭大人先發製人參了趙大人一本,指他當初在朝局不穩之時左右不定,分明就是與陳家有勾連,想審時度勢以觀後效,這一本參上去,趙大人哪還能消停的住,第二日便呈送了一份鄭大人的親筆印信,正是當初他交於陳家以助叛匪暗度陳倉的證據,趙家那姑娘拚了命才將信送回娘家,聽我家那位說信承到聖上麵前時上頭還沾著斑斑血跡,任誰看了也不能說出半個假字來,聖上當堂便將中書令下令收押,後來一經查實,便下旨將其抄家問罪了。”

    聽她這廂說完,合懿勉強應付了幾句活絡下氣氛,瞧著眾人不再緊盯著自己了便端然坐在椅子上走了神兒。

    方才一通來龍去脈初聽來詳細,可她在腦子裏細細過了一遍卻實在難以信服,先且不論趙、鄭二人究竟是不是與叛匪有勾結,單就趙姑娘能在陳家接觸到那等密信這一條就足夠令人生疑了。

    且她見過趙家姑娘,那性子也不像能在刀劍跟前還能站穩腳的人,更遑論拚出一條命去給拿自己填窟窿的娘家送信。

    合懿眉心擰了擰,忽又想起方才明明是問兮柔新舊兩派是否和解了,她卻答非所問,明顯意有所指的提起中書令,湊著瞧瞧這滿屋子談笑風生的夫人們,倏忽讓合懿想到了因科舉一案中未能察覺屬下舞弊便被降職的尚書大人.......

    這一連串說不通的事若換個說法,一切便都能迎刃而解。

    恐怕不論中書令是不是真的與叛軍勾結,隻要皇帝想教他有罪,他安穩了初一也安穩不過十五。

    新臣舊臣鬥了這麽多年,太上皇在位時尚且彈壓的住,而新帝當初甫登基不久便遇上合懿與封鞅鬧和離之事,朝臣們可謂是瞅準了時機便使出渾身解數想要在朝堂輪轉時占得先機,最好將對方踩得一文不值再上不了台麵,卻不想他們爭得頭破血流的同時,何嚐不是狠狠打了皇帝的耳光?

    細數數,從和離之事到如今,科舉案牽扯進去多少人,而科舉案後朝堂上又補進去多少新秀,再到這回的叛匪一事,皇帝要借此肅清黨爭的意圖可謂是昭然若揭。

    新臣一派三大頂梁柱如今就剩封鞅一個,舊臣呢,除開年事已高的或是子孫輩後繼不力的,琰錚與皇帝向來一條心自不必說,那似乎就隻有左仆射蕭大人最是位高權重。

    也就是說皇帝隻要朝舊臣一派動手就必定拿左仆射開刀,倒也難怪蕭夫人如今會一改常態舉辦今日這一場看起來一派和睦的宴會了。

    至於皇帝為何到現在還沒有處置左仆射,合懿私心想著是看在皇後的麵子上吧.....

    她腦子裏轉過來彎兒了,繞了一來回這會子又開始擔心起封鞅,他肯定也是察覺到皇帝的意圖才會讓她答應來參加這場宴會。

    可他心裏會怎麽想,整日為國事勞心之際還要憂心媳婦的弟弟、曾經的學生可能會把刀指向自己,這麽個境況擱誰心裏會好受?

    偏他還從來不會對她有半點怨言,也從來沒有說過半句要她在皇帝跟前替他表忠心的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