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爸爸貧窮兒[七十年代]

第264節(2/3)

    唐知綜在生產隊守著,等收了紅薯,挨家挨戶分了些他才動身回市裏,這次他的拖拉機坐滿了人,都是去市裏參加高考的,生產隊的知青們幾乎都報了名,拖拉機載的人有限,有些動作慢的就隻能自己結伴去縣裏坐車。

    風呼呼吹著,哪怕坐車,知青們也捧著書在看,你考我問題,我考你問題,搶答爭論得熱火朝天,不知道誰想到唐知綜高考也報了名,就考唐知綜了道鴉片戰爭曆史題,對唐知綜來說,天文地理就沒他不懂的,他學的曆史要比他們都詳細,隨便掰幾句話都比他們絞盡腦汁想的要接近答案。

    最後,他的回答雖不夠準確,不過用詞那些和標準答案差不多,知青們驚呆了,“唐隊長,我們從沒見你看過書,你怎麽還能回答得出來啊?”

    生產隊的村民對唐知綜寄予厚望,認定唐知綜能考上大學,但知青們看來,唐知綜報名是鬧著玩的,從沒見過不複習也能考上大學的,更別說今年報名高考的有上百萬人,唐知綜初中文化程度,在生產隊混得開是回事,跳出生產隊,他的能力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讀書光是靠死記硬背沒用,還得靠天賦,有句話你們聽過吧,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啥叫靈感啊,還不就是天賦。”唐知綜臉上盡是得意,心想在他生活的年代他高考考不好,退到70年代他還考不好?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以防他們信心受挫,唐知綜耐心鼓勵他們,“和我比你們是差了點,不過你們彼此間的差距沒多大,好好努力做最後的衝刺,考上大學的希望還是有的。”

    眾人不信邪,又問唐知綜幾個問題,結果還是那樣,唐知綜的答案不算絕對準確,但有沾邊,考完曆史題又考唐知綜數學題,數學題的答案沒有沾邊的說法,唐知綜回答得又快又準確,不禁令知青們震驚,連續幾道題後,不得不相信唐知綜是真有天賦,否則幾何數學那樣難的題他怎麽張嘴就來啊。

    在知青們的震驚中,拖拉機到市裏了,考場周圍幾條街的旅館明顯多了起來,唐知綜把他們放到街上,提醒他們考前注意事項,晚上別出門,別吃不幹淨的東西,提前熟悉去考場的路,之後他就帶著劉春玲回了小洋房,劉春玲頭次來,站在門外畏畏縮縮的渾身不自在,唐知綜打開門,示意她進屋,劉春玲局促的搓著手,和唐知綜商量,“老幺,要不我和李懷玉她們住旅館吧。”

    蘇姍姍說過她們和舅舅舅媽住,劉春玲覺得她來的話不方便,如果隻有蘇姍姍她們兩口子就算了,還有其他長輩......

    “旅館晚上會斷電,冷得很,你來市裏不住這住哪兒啊,進屋啊。”唐知綜率先跨進門,朝樓上喊,“珊珊,珊珊,五嫂來了。”

    這年代的人樸實,走哪兒都喜歡找熟人住親戚家,任由劉春玲住旅館的話,少不得會有人閑言碎語,唐知綜不是個在意名聲的人,但那種無中生有的閑話能不惹就盡量不惹。

    樊玉蘭也回來了,她比蘇姍姍先下樓,看到劉春玲她就忍不住翻白眼,“姐夫,你五嫂啊。”滿臉都帶著嫌棄,唐知綜嗯了聲,聽得出她的意思,說道,“是不是穿著和你很像,你每次下鄉回來穿得就這樣。”

    猶記得樊玉蘭下鄉插隊回來給樊文忠過生,滿臉被曬得通紅,梳著個馬尾辮,身上的衣服髒得看不出顏色,唐知綜硬是把她認成了馮燦英娘家的姐妹,又醜又髒的,讓人不忍直視,哪怕過了兩年多,唐知綜仍忘不了樊玉蘭的那個形象,他記得他當時還點評了句,“表妹啊,衝著你這形象,你們公社該給你頒個勞動模範啊,曬得這麽黑,一看就是認真幹活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