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音樂人

第六章 江素的細致(1/2)

    “你……簽約麵試的時候並沒有說你會這些。”江素目光灼灼的看向宋硯銘。

    宋硯銘對這個問題早有準備,體態輕鬆的靠在沙發上隨口解釋:“我簽的合同是五年的。”

    現在圈內對練習生的合約普遍都是五年和八年兩種,八年合約雖然時間長但簽約條件會好一些,簽的練習生也大多是有潛力被看好的。而五年的合約時間短,公司在資源傾斜方麵也會差一些,簽的都是雞肋。

    所以宋硯銘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為了不簽八年的合同,我特地藏了一手。

    江素聽到宋硯銘的話忍不住搖頭失笑,別的練習生都是盡全力展示自己希望能被公司重點培養,而這位則是怕簽約時間長了特地藏拙。

    也不知道該說這位小爺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還是說家境好就是可以任性,一念至此江素輕聲開口:“那就這麽定了,你什麽時候可以進棚,我給你約時間。”

    不管宋硯銘是真的有實力還是在這跟她吹比,她都不介意給宋硯銘一次機會。

    徐帆之所以讓她來重點捧宋硯銘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宋硯銘走到現在這一步確實符合公司未來戰略發展,第二是看到了宋硯銘強行做票出道的實力。

    基於這兩個原因區區一首歌的試錯成本微不足道,更何況這首歌宋硯銘一手包辦,用不了多少資源。

    “明天下午,兩個小時就夠了,然後我要借用他們的混縮設備,這個要談好。”

    因為個人細節習慣不同,絕大多數混音師都很反感外人用自己吃飯的家夥,所以宋硯銘重點強調了一句。

    “嗯,這個我懂,還有就是版權..........”

    兩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後江素告辭離去,她晚上有應酬,而宋硯銘也馬不停蹄的開始了編曲製作。

    編曲這件事通常來說先是由編曲師通過聽demo把作曲的旋律扒出來,然後按照旋律進行編曲。

    但宋硯銘卻沒有那麽多事,他隻需要把腦子裏原版歌曲的譜子扒下來然後反複多聽幾遍,確認和原版沒有什麽大的出入就O**K了。

    扒帶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扒譜,扒帶這事在行內有兩種看法。一些人認為扒帶多了會失去靈感寫歌過於套路格式化,還有一些人則認為創作是從臨摹開始,信奉書讀百遍奇異自現那一套。

    宋硯銘早先屬於第一種,後來屬於第二種。

    因為上輩子他是半路出家,沒係統性的學習過音樂,所以在樂理方麵和基礎能力上比較弱。

    後來他在一位老前輩的建議下養成了通過扒帶訓練視聽練耳,大多數時候也不用扒整首曲子,隻針對性的扒某種樂器強化基礎。

    比如電聲樂隊四大件,鋼琴練聽音記譜、貝斯練低音區聽覺、鼓組練音樂節奏、吉他練弦類樂器的和弦。

    這種訓練方法很有效果,雖然很多樂器他不會,但在網上看些教學視頻後扒得多了每次聽個兩三遍腦子裏就會有樂手演奏的畫麵。

    左手打鼓還是右手打鼓,鼓手是怎麽握鼓棒的,那個鼓件發出什麽聲......直到現在他已經把扒帶變成了一種本能,扒帶對於他來說簡直就和吃飯喝水一樣,做起來不要太順手。

    於是乎宋硯銘隻用了一個通宵加上半個上午,就做好了歌曲《光榮》的編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