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80年代

第兩百八十一章 冒牌專家(1/3)

    照完了相之後,張小雨領著兩人去張有超家裏參觀蛋雞養殖。

    張有超一家也早就掃榻以待,希望能得到專家的指點,他們家的養雞場建的比較大,本身就是泥瓦匠,比張小雨家當初弄的規範。

    “這裏原來是果園,桃樹、柿子樹、棗子樹,後來我就用圍牆把這一片地圍起來,專門用來養雞。”張有超主動介紹道。

    高培才在雞圈裏轉了一圈,盯著雞糞看了看,道:

    “這裏環境還不錯,果園裏蟲子多,還有遮陽的地方,用來養雞是不錯的,你用的飼料成分是什麽?”

    “主要是玉米麵、豆粕、麥麩加粗鹽,夏天的時候會摻一些青菜葉在裏麵,冬天就這三樣。”

    “那你這蛋雞產蛋…”

    “每隻雞一天產一個。”

    “有軟皮蛋嗎?”

    “有,每天都有一些,這樣的雞蛋我們都自己留著吃了。”

    “豆粕中的鈣含量滿足不了蛋雞產蛋所需,最好能加點石粉在裏麵,鎮上應該有打石場吧,去買一些石粉,按照每百斤8%的比例來摻雜,還可以灑在雞圈裏麵讓它們自己吃。”高培才建議道。

    “好,我待會兒就去買。”

    “專家,這樣是不是就能一天產兩個蛋了?”有人忍不住問道,聽說村上來了專家,許多人都來圍觀,聽聽專家怎麽說。

    高培才連忙搖頭,道:“我不是專家,我隻是…”

    “高專家,你就不要謙虛了。”張小雨打斷道。

    “我……”

    高培才還想要解釋,去發現邵飛羽伸手拉了拉自己的衣角,立刻選擇了閉嘴,默認了專家的名頭,轉而開始科普。

    “理論上來說,隻要營養供給和光照充足,蛋雞一天產兩個蛋並不困難,有些小細節需要注意一下,第一……”

    談到自己的專業知識,高培才立刻來了精神,對著村民們滔滔不絕,還現場指導該怎麽做,看了一家又一家。

    小英就拿著照相機跟拍,將這曆史性的一刻記錄下來,等到兩位實習生回到基地宿舍的時候,她就準備回去製作新的宣傳冊了。

    “姐,知道名字改怎麽起吧?”

    “金陵知名專家,蒞臨小張村農業公司考察,指導村民如何養殖蛋雞。”

    “什麽金陵?是國內知名專家。”

    “不是,他們兩太年輕了,容易穿幫,在大家的印象中,專家都是上了年紀的。”

    “哎呀,說得對,我差點把這個給忘了,那就叫金陵高校博士。”

    “也行。”

    隨後,張小雨將姐姐送回了縣城。

    邵飛羽和高培才兩人在宿舍裏開始整理床鋪,他們自帶了小電飯鍋,準備自己做飯吃。

    “飛羽,你說村民們這麽叫我們專家專家的,我怪不好意思的,要是傳了出去,不得被人笑死。”高培才說道。

    “村民們懂什麽?在他們眼裏,大學生就是了不得的人,不要在意他們說什麽,咱們是來實習的,幾個月就離開了。”

    “也是,我感覺這個村子的蛋雞養殖很有意思,每一戶少的養了幾十隻,多的幾百隻,就像一個個小單元,相比起大規模集中養殖,有其優勢,這個例子很好,可以作為我畢業論文的題材,這趟來值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