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80年代

第兩百零二章 第二個前台(1/3)

    東方報的記者也來了,拍攝了很多照片,然後采訪了張小雨同誌。

    “你好,我是東方報的記者辛語,請問你是這場演出的讚助商嗎?”

    “是的,他們都是藝術學院的學生,打算在各個小區巡回演出,給大家夥送溫暖,我們培訓班就出資讚助了他們。”張小雨回道。

    “你們這個培訓班主要是做什麽的?”

    “目前主要集中在攝影、美工、電子計算機等方麵,我們的使命就是為經濟發展培養職業人才,為改革開放做貢獻。”

    “那你們這個培訓班可真了不起,填補了學校和社會之間的這一塊過渡區域,你是如何想到做這一行的?”

    辛語攢了一句,一般公司都想著掙錢,這個培訓班居然想著為社會培養人才,真是為國為民。

    “這跟我自己的經曆有關,在學校裏學會了很多東西,可是畢業之後發現什麽也不會做,那些崗位需要的技能我一無所知,我當時就想,像我這樣的情況全國肯定有很多,於是就萌生了創辦培訓班的想法,讓後來者不再迷茫。”

    “那你這個培訓班打算一直開下去嗎?”

    “是的,隻要還有人需要我,我就一直在這兒。”

    “那你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麽?”

    “擺渡人,為那些求職者尋找理想的彼岸。”

    “感謝你的配合,祝你成功。”

    “不客氣,不客氣。”

    張小雨伸手跟辛語握了握,這一下可相當於打了個免費廣告。

    下午又到另外一個小區表演,一天演了兩場,大家都累得不輕,這種活動一星期辦一次。

    第二天,張小雨早早地買了一份東方報來查看,果然,頭版頭條,大標題:靈雨培訓班,職業人才的搖籃。

    “哈哈…,太精辟了,到底是記者,比我想的廣告詞專業多了。”

    後麵兩天,不少人打電話過來谘詢,其中最多的就是電子計算機方麵的,很多人都意識到了計算機的重要性。

    計算機是高科技產品,掌握了它就意味著高薪工作,技術崗位,生活有保障,值得投入大成本去學習。

    “我們電子計算機特訓班,為期半個月,學費498,師範大學老師親自授課,每天七點到十點,長達三個小時,絕對物超所值。”許菲在電話裏回道。

    這樣的電話,她一天要接上百次,堪比客服。

    “什麽……太貴了?貴有貴的道理,白天是學員自由使用計算機的時間,你可以隨時過來練習,把問題記錄下來,晚上是授課時間,你可以趁機提問,半個月頂你三個月。”

    這就意味著一台計算機一個月能創造九百塊錢的利潤,五個月就能回本,剩下的全是利潤。

    張小雨找了個空隙跟許菲說道:

    “許菲,我準備讓你以後專門做人事和公關這一塊,順便兼職收納員,把倩兒從業務部調過來做前台接待和電話客服,你看怎麽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