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80年代

第九十一章 蒜黃栽培(1/2)

    張小雨早就預料到小虎會這麽說,談戀愛的時候開銷會猛增,小虎沒有多少存款,肯定會想辦法賺錢,而他要為農業公司做準備,也需要錢,蔬菜大棚、蛋雞一時半會無法產生收益。

    雙方一拍即合

    “好,我也正有此意,趁著冬天這段空閑時間幹一票大的,上次咱們人少,差點吃大虧,這次卷土重來,一定要好好計劃才好。”

    八十年代就是要搞投機。

    最後一班車,錯過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小虎,你先帶你爸回去,我突然想起來還有點事情。”

    “那行,我先走了。”

    張小雨想去看看於坤是不是還在往桃園飯店送雞蛋,可能還會遭遇戰鬥,小虎同誌剛剛犯了事,需要虔誠的改過自新,如果再進去的話就真出不來了。

    趕到桃園飯店門口的時候已經十點半了,張小雨隱約見到於坤拉著平板車離開的蕭索背影。

    “什麽情況?不用三輪車了!”

    張小雨發現那平板車好像還沒有他家的那個好呢,估計拉到垃圾站也賣不掉吧。

    “也罷,暫且饒你一命。”

    等到大棚建好,他就種西紅柿和蒜黃,這兩樣東西在冬季和開春都是非常受歡迎的菜品,比如蒜黃炒雞蛋、西紅柿炒雞蛋。

    西紅柿現在種有點晚了,最佳時間是十月底十一月初,這樣能在來年三月就開始出貨,不過現在洪縣沒有大棚,晚一點也沒關係。

    黃鱔、雞蛋、蒜黃、西紅柿這幾樣將作為支柱產品。

    在張小雨的監督下,用了四天時間將大棚搭建了起來,中間又去買了很多材料,唯一欠缺的就是塑料大膜,這也是整個大棚花銷最大的一部分。

    按原計劃打算到金陵購買,可是考慮到這個運輸成本,張小雨放棄了,直接從市裏購買,他開著拖拉機將其運了回來,如此,整個大棚才算搭建完畢。

    西紅柿需要育苗,張小雨買了種子回來又在大棚裏搭建了一個苗床,等到西紅柿幼苗漲到十厘米的時候就可以移栽。

    現在重點是蒜黃。

    “小雨,你設計的這個栽培床到底靠不靠譜?”

    張平站在大棚裏看著兒子在那指揮一大幫泥瓦匠忙活,臉上寫滿了擔憂,說是什麽高科技,不就是小腿高的水池子嘛,居然還搞得神神秘秘的。

    “爸,這裏麵的學問大著呢,跟你說了你也不懂。”張小雨不耐煩的說道,從早上到現在老爸已經嘮叨了無數次。

    “你不說我怎麽懂,問你就不吭聲,我看你也是瞎搗鼓。”

    張小雨知道的還真不多,他前世就是自己在家裏用水盆培育過,無土栽培,然後用黑色塑料袋罩起來,結果長出來的是半青不黃的。

    既然大規模種植,就要專業一點,建立的栽培床寬十米,長二十米,高四十厘米,總共建了兩個栽培床,這樣既能完美遮光,又能保充足的溫度和水分。

    “我說小雨,你爸說得對,這個栽培床也太簡單了,我反正是沒看出來有什麽技術含量。”張有超一邊砌磚一邊說道,他是瓦工頭,經常帶著村裏人給人家建房子。

    張小雨搖了搖頭,道:

    “所謂大道至簡,真正的秘密就隱藏在這些看似普通的東西裏麵,我如果不說出來,你們一輩子也不知道,這個栽培床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遮光,大蒜苗不見陽光,長出來的就是蒜黃,你們可以自己在家裏試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