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80年代

第六十章 金陵市場(1/2)

    “這是鴨血粉絲湯,算金陵的特產吧。”

    一行人坐在飯館裏吃飯,張小雨開始介紹飲食。

    “嗯,好吃,我喜歡。”小英認同的說道,“比我們家做的粉條有勁道,還有這湯也好喝。”

    家裏做粉條是用番薯做的,主要是自家吃,一般搭配白菜燒湯,還有豆芽粉絲,而店鋪的裏粉絲湯用的是高湯,味道自然差距很大,這就像麵條,主要看配料。

    滋溜…

    小虎將一撮粉絲吸進嘴裏,道:“味道還不錯,就是量太少了,吃不飽。”

    “有酥油餅,搭配著吃。”

    張小雨早就料到這貨飯量大,肯定吃不飽,提前買了酥油餅,幾人吃過飯之後已經天黑了。

    淡黃色的路燈下,張小雨背著手欣賞八十年代的金陵市。

    “這裏就是中央門汽車站,咱們可以直接坐汽車回去,大概四個小時就能到家。”

    “我看這人還不少,要不晚上過來擺攤?”小虎建議道。

    “出遠門的人身上的錢都是精打細算,不會亂花,成年人一般不會選擇電子表,咱們的客戶群體是年輕人和學生。”

    張小雨否定了小虎的建議,擺攤可不是隨便找個人多的地方就能把東西賣出去,這裏麵的學問大著呢,沒有明確的目標隻會事倍功半。

    比如後來的P2P理財就需要到老小區掃樓,專門騙老年人,小額貸款就需要到停車場發卡片,專門找有車子的人抵押貸款,信用卡就需要找剛畢業參加工作的人。

    不多時,來到了一個菜市場,大約有一百多米長,主要供應附近居民生活所需,從這裏組能看出一個城市的生活水平。

    比如這裏,雞蛋賣到了1.5元/斤,豬肉2元/斤,豆腐0.5元/斤,普遍比洪縣要高一些,但高的也不多,這就杜絕了倒賣現象,市場也會趨於穩定。

    市場越開放的地方,物資的價格約趨於它的實際價值,越是閉塞的地方越容易脫離實際價格,容易滋生投機倒把之人。

    一番市場調查之後,張小雨高興不起來,因為他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倒賣。

    回到旅館房間之後,將人全部召集到了房間之內。

    “明天先不著急去金陵大學賣電子表,我們先到新街口那邊打聽一下行情。”

    “行,咱們都聽你的。”

    白天走了很多路,晚上早早就睡覺了,但畢竟是第一次出來做生意,心理壓力大,尤其是小虎,表現上大大咧咧,實際那幾百塊錢可就是他家裏的全部存款了。

    “小虎,你是不是睡不著?”

    “嗯。”

    “別擔心,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我有點餓了。”

    張小雨無言以對,“睡覺吧。”

    次日,張小雨一行坐著公交車來到了新街口附近,此時正是店鋪開門營業的時候,人流攢動。

    新街口在國民政府時期就開始規劃建設,是金陵市的商業中心,旁邊就是金陵飯店,號稱全國最高建築,樓頂還有直升機的停靠點,另外還有中央商場、大戲院、酒樓,放眼全國都是最繁華的商業圈之一。

    張小雨一行人先是花了個把小時挨個逛了一遍,發現除了貴就是貴,甭管什麽東西,隻要放在這裏的店鋪售賣,那價格都高出一段。

    最終,來到了一家賣手表的店鋪,這裏主要賣的還是機械表,電子表隻是邊緣產品,看的人也不多,能來這裏消費的人自然看不上電子表這樣的小玩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