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80年代

第四章 敢問路在何方?(2/2)

    張小雨也不解釋,轉移話題道:“咱們班有幾個考上高中的?”

    小虎消息比較靈通,說起這個立刻來了精神,道:“學校三個班總共考上了九個,一班占了五個,我們二班三個,三班隻有一個,咱們村就珊珊一個考上。”

    “小偉呢?他成績不錯的呀,還有莎莎也落榜了嗎?”

    學校裏的記憶他早就模糊了,不過村子上的幾個人還是有印象的,他記得小偉是上了高中的。

    “唉,我正要跟你說這件事呢。”

    小虎長籲短歎,道:“小偉這家夥平常雖然表現不錯,可是一考試就緊張,中考肯定發揮失常了,聽說他家裏人要他複習。”

    “還有莎莎,她家裏本來就困難,還有個弟弟,咱們農村你是知道的,重男輕女,女兒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這年頭上個大學那得花多少錢啊,他們家人能願意?再說她成績那麽好,直接考中師去了。”

    轟…

    張小雨一下子想起來了,莎莎的確考了中等師範學校,畢業以後又回到了家鄉教書,這一教就是一輩子。

    八九十年代,國家提倡基礎教育,於是從1983年開始,選拔出一批初中畢業的尖子生去讀中等師範學校,學製三年,畢業以後回到原籍或者偏遠山村任教,為中國的農村教育撐起一片天空,前後約有400萬人,這就是中師生的由來。

    這個時候鄉村教師很吃香,能有資格報考中師的那都是初中裏麵學習最好的幾個人,成績次之的才去讀高中,這條路特別適合那種家庭困難的學生,畢業就分配,然後成為家鄉人眼裏的‘公務員’,可謂是人人羨慕,榮耀一時。

    國家把最優秀的人才留給了基礎教育,無數中師生堅守在鄉村教師的崗位,默默奉獻,承載了多少農村孩子的大學夢。

    ‘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這幾乎是所有中師生們的座右銘,也是他們發下的時代誓言。

    這一舉措是國家的幸事,但對於那批中師生來講卻是悲劇,這幾乎伴隨了他們一生,小中專是他們人生的第一個學曆同時也是最後一個。

    後來教育大爆發,大學擴招,學曆迅速貶值,博士看不起碩士,碩士看不起本科,本科看不起大專,大專看不起中專,有小中專之稱的中師則處於這條鄙視鏈的最底層。

    拿著最低的工資,評職稱就更不用說了高級無望,三尺講台,托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最後抬頭一看,自己居然混到了社會最底層。

    真真是拔劍四顧心茫然!

    “你怎麽了?受打擊了?”

    小虎發現自己說完話之後張小雨就在那發楞,以為是羨慕莎莎考上了中師。

    “哦,我沒事,快走吧。”

    張小雨晃了晃腦袋,還是操心一下自己吧,連奉獻都沒機會。

    由於正是忙天,學生們都是附近村子裏的人,跟著農忙,來得比較晚,張小雨和小虎直接去找班主任李榮光拿畢業證。

    “也不知道老李會怎麽奚落我們?”小虎心虛的說道。

    這才是他非要跟張小雨一起來學校的原因,成績差的人最害怕班主任了,跟老鼠見了貓似的,平常碰到了都繞著走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