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棧

番外十三(1/2)

    莫問江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

    夜色漸深,一場秋雨愈發細密起來,籠罩了金陵府城,也籠罩了南城的大報恩寺。

    自從老天師張靜修在此誅殺虎禪師之後,大報恩寺的聲勢便一落千丈,半個寺廟更是毀於一旦,如今隻剩下前寺還保存完好。

    在大報恩寺的一座偏僻小院中,有一方池塘,在秋雨下蕩漾起無數漣漪,小池旁的老樹搖搖晃晃,被風吹下枯黃落葉無數,飄落在小池的水麵上,隨著漣漪來回飄蕩。

    池塘不遠處的偏殿中,燈火搖曳,兩名僧人在昏暗模糊的佛祖像前相對而坐。

    其中一名看麵容大概不惑年紀的僧人轉頭望向屋外雨簾,輕輕撚動長髯,說道:“好一場秋雨。”

    另外一名老僧望著手中的三枚有著“天寶”字樣的銅錢,怔然出神。

    老僧人隨手一拋,三枚天寶銅錢散落在地,滴溜溜地旋轉不停。

    良久之後,塵埃落定,老僧人望著三枚銅錢,臉色在跳躍燈火的映照下,顯得明暗不定。

    中年僧人輕聲問道:“師伯,此卦如何?”

    老僧凝視著身前的銅錢,突然笑道:“有些意外之喜。”

    中年僧人問道:“什麽意外之喜?”

    老僧沒有回答,而是說道:“有客來。”

    話音未落,有人裹挾著一團風雨走進此處偏院。

    中年僧人眉頭一皺,轉頭望向來人,瞬間如臨大敵。

    擅長占驗望氣的老僧人卻是沒有太多緊張,仍是盯著三枚天寶銅錢,平靜道:“不妨事,是自己人。”

    一名戴著風帽的老人從風雨中大步走出,進到了偏殿。

    看老人的裝扮,不是佛門中人,倒像是儒門中人。

    這也不奇怪,自從太平元年之後,儒門逃禪之人不在少數。

    所謂“逃禪”,原本指逃離禪佛。

    亞聖有雲:“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

    墨是墨家,楊是楊朱,理學聖人解釋道,亞聖之所以如此言逃墨、逃楊與歸儒的關聯關係,乃因“楊、墨皆是邪說,無大輕重。但墨氏之說尤出於矯偽,不近人情而難行,故亞聖之言如此,非以楊氏為可取也。”所以,逃墨、逃楊之說指的是避棄墨、楊之說而歸於儒,所含的是“去邪歸正”的意思。

    故而,後來對於儒者涉足釋氏之教而最終棄離釋氏回歸儒家者叫做逃禪。逃禪以歸儒,變贗以求真,即逃離禪而回歸於儒。

    理學聖人年輕時亦嚐留心於禪,讀儒書,以為與佛合,但他最後做出的是逃禪歸儒的選擇。如其詩句所謂:“逃禪公勿遽,且畢區中緣。”因而,在這類出入佛道的問學一路中,避佛而逃離禪佛的稱之為“逃禪”。

    不過後來佛門興起,為了消除逃禪帶來的影響並混淆儒門主張,又把逃禪說成學佛或者遁入空門,其中的“逃”字不再是“逃離”的意思,而是變成“逃避”的意思,頗有些為了逃避現實而躲入空門的意思。

    儒門戰敗之後,道門開始“閹割”儒門,廢黜學宮,限製儒門弟子,許多儒門之人無法接受,又無力反抗,對當權的大祭酒們深感失望,幹脆脫離儒門。

    他們脫離儒門之後,道門是去不得了,隻能去往佛門,是為“逃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