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野生動物園

第136章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1/2)

    在老板男的認識中,狼的性格,是野性、殘忍、貪婪、暴虐!

    所謂狼性文化,就是將狼的性格運用在事業中。

    對事業貪婪,無止境地去拚搏;對工作中的困難,要一個個毫不留情地殘忍消滅;開拓事業中,要有野性,拚起來不要命!麵對逆境,對一切難關毫不手軟,留有半點仁慈。

    還有狼的紀律、狼的服從、狼的團隊精神……

    他從來都沒想過,這麽一種野性、殘忍、貪婪的動物,竟然還會玩耍?

    方野都被逗樂了:“狼當然會玩耍了!你看它們不但玩耍,還很玩得開心呢!”

    老板更加糾結了!難道是我印象中的狼有問題嗎?

    旁邊有一名遊客,聽了忍不住信誓旦旦道:“我在書上看過,動物並不是在玩耍,而是在鍛煉自己,像這些狼追逐的過程其實是在鍛煉自己的體能!”

    方野想了想:“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準確,否定了動物有情緒和愉悅感,認為它們的一切行為都是生存和本能需要。

    就像我們學習,學習到底是為了增長知識,讓自己變得更好,還是為了能找到一份體麵的工作,賺到更多的錢?並不矛盾,對吧。單強調後者的話,就有點過於功利了。

    動物為什麽要玩耍?其實最主要就是因為開心,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起到了學習技能、鍛煉身體、進行社會技能的演練、學會運用感知能力等等作用。

    越是高等級的動物玩耍行為越常見,玩耍的類型也多種多樣。

    比如幼狼在和同伴玩耍的過程中,發現如果自己不遵守規則,就可能受傷。自己的動作過於粗野,力度太大,就可能傷害到小夥伴,對方就不願意玩了。

    它們通過玩耍提前積累了戰鬥經驗,學會了如何與其它狼相處,還有如何控製自己咬合的力度。

    而成年的狼在玩耍的過程中,它們鍛煉了團隊協作的能力,彼此的感情也加深了,狩獵的時候就會更加默契,不願意和其它狼玩耍的狼,在狩獵中能指望有多配合嗎?所以就會被狼群的其它成員孤立,隻能離開狼群,一隻狼生活狩獵肯定是非常艱難的。

    當然,我們的這些狼目前還沒有熟悉,算不上一個狼群,基本都是在獨自探索,就兩隻關係比較好的在一起玩耍。”

    眾人恍然:“原來是這樣。”

    老板男亦是讚歎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今天他倒是對狼有了個全新的認識。

    又有遊客好奇問道:“那馬戲團的動物又會騎自行車,又會跳火圈,它們的玩耍技能豈不是很高?”

    方野搖頭道:“馬戲團那個不叫玩耍。玩耍是動物天性的表現,它們喜歡做才那麽做的,而馬戲團的動物是被用懲戒的手段訓練成那樣的,並不是動物自發的行為,這樣的‘玩耍’不但不開心,反而很痛苦。”

    有遊客一臉讚同的表情:“從來沒見過這麽自由自在,奔跑跳躍的狼,看著就很愉快,這比什麽馬戲表演不有意思多了。”

    等遊客提問完,方野閑了下來,兩個小蘿莉湊了上去,開心地和他打招呼道:“方野哥哥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