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野生動物園

第133章 狼來了!(1/2)

    狼館的位置在掠食者主題的最前端,與虎館毗鄰,入口是一個由許多大塊的不規則花崗岩堆砌的洞穴。

    花崗岩呈古舊的灰黃色,像是經曆了上千年的滄海桑田,不斷的山風侵蝕,雨水吹打,才形成現在的樣貌,在底部的石頭縫中,有一叢茂密的綠草堅韌伸展出來。

    大塊的岩石層層疊疊,向周圍一層層鋪開,不但能作為草地的圍欄,還可以作為休憩的石椅。

    此時就有推著嬰兒車的一家子,看上去是走累了,在此處稍作休息。

    大塊的石頭上雕刻著一些很有原始風貌的壁畫,或清晰或模糊、或深或淺的黑色刻痕,描繪出一幅幅與狼相關的場景。

    有的狼數隻聚在一起,仰天長嘯;有幾隻狼在狩獵,追逐著頭上長角的鹿;還有狼的腦袋碰在一起,張開大嘴,啃咬著對方的腦袋,舔著對方的嘴唇;甚至還有人類與狼一起,結伴而行的畫麵。

    洞穴入口上方,“狼館”兩個字,也是古意盎然的篆文所書就!

    即便遊客不認識這種彎彎扭扭的字體,也能感覺到其中野性粗獷的意味。

    這些元素,共同體現著人類曆史中與狼的悠久關係。

    這裏像是一個幾萬年前的原始部落的住所,住在這裏的原始人觀察著狼狩獵、社交等等行為,並且把這些觀察用石刻的形式流傳了下來。

    遊客步入洞穴,也如同穿越萬年前,回歸原始狀態,用一種古老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狼群。

    洞穴裏的燈具,也是火把造型,燈泡散發著黃色明亮的燈光,照在洞**粗糙起伏的石壁上。

    科普展牌就放在火把的下麵,能很清晰地看到上麵的文字和圖案。

    兩米之外的地方,燈光就會變得黯淡下來,當然看清腳下的路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再隔5米才有下一個火把,營造出一種原始洞穴的氛圍。

    不知不覺中,步入這裏的遊客就安靜了下來。

    唐曉欣神色期待,小聲道:“聽方野哥哥說這次來會見到很多狼!上次我來的時候,走了好幾個窗口都沒有發現狼的蹤影。”

    錢可可同樣目光閃閃:“嗯!這次一定能看到狼的。”

    狼館麵積這麽大,還是山地地形改造,有高低起伏,中間還有各種密林和岩石阻擋視線。

    一個參觀點,能看到的區域就那麽一小塊,一個山坡起伏,或者一片密林,那背麵的場景就是一點看不見。

    不同的參觀點,視野重疊的區域很小!

    這裏能看到一片草地,這裏能看到一片密林,這裏能看到一片溪流……

    原本隻有黑炭和小雨兩隻狼,還總膩歪在一起,形影不離的……主要是黑炭太黏狼。

    所以狼館建好後就有點尷尬,基本所有參觀點裏,隻有一兩個參觀點能看到狼影。

    現在一下多了這麽多隻狼,活動範圍增大,不同的參觀點都有概率能欣賞到狼了。

    兩人來到第一個參觀點!

    這裏能看到一處平坦的草地,茂密的樹葉隨風搖擺。

    斑駁的陽光灑下,打在一隻看起來有些滄桑的狼身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