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五好家庭

第5節(2/3)

    第六章:以退為進

    卻說小陳哥變了性子,要暫避人家的鋒芒,隻是這山居比不得明水鎮上,與眾親朋友可以常來常往。山水風味雖佳,看得一兩天就厭了,隻得老老實實訂了功課,收拾了間安靜書房,認真背起書來。明朝科舉考試,隻考四書五經,狄自強拿出當年為了能和白素素一起上大學的勁頭來,背起來倒也順手,比過四級容易多了。隻是那八股文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出題、中股、後股、束股、收結幾個部分,其中精華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四個部分必須用排比對偶句。狄自強在這點上還不如從前的小陳哥呢,隻知道有八股,怎麼破題都拎不清楚。好在從前的小陳哥那秀才也是抄來的,大家心裡都有數,硬磨著狄員外備了份葷素果品八樣的厚禮,兩個親自送與那先前的老師程樂宇,說好了每隔十日給狄希陳出一次題,作得的八股文再請他圈點批評。連舉人也是個好事的人,聞得小陳哥如此,他要跟程樂宇兩人輪流給小陳哥看文,喜歡的狄員外慌忙備了酒請兩位先生。

    狄家的新居離連舉人家並不遠,出門順著白雲湖再走五六裏路就到了。連舉人也不坐轎,帶了個管家,與程樂宇約齊了信步走來。

    正是初春天氣,一灣綠水邊點綴著幾點桃花,狄家並不曾跟山腳水邊的莊戶在一起,而是再向上在半山腰兩山夾縫處,正好有一條小溪從莊前繞過,溪上架著三尺寬一丈長的木橋,橋邊正有幾個狄家請的石匠在上邊幾步遠的地方架石橋。過了橋原本是十來畝旱地,如今全種上樹苗,中間留夠兩丈來寬的一條路,連舉人一路走過一路點頭,對程樂宇說:“你這學生,如今倒是有點意思,不似個村人,這靠水邊,種的都是梅花。”

    狄員外領著小陳哥遠遠的就迎了上來,看兩位在門外徘徊讚嘆,就吩咐把兩桌酒擺在水邊特意僻出的空地裡,那裡本來素素就和狄自強商量好了要砌個小小石台,再建個草頂的小亭,隻是如今要低調再低調,打算過幾年再跟狄員外說。

    待到請來的陪客薛教授跟兩個兒子進去看了女兒素姐,相於庭也進去看了姑娘狄婆子,都出來坐定,素姐已經煮好了茶親自送上了來,還有事前擺好的十六格攢盒,擺得滿滿的各樣新年的吃食,除了花生、紅棗桂圓這些東西,還有她過年時親自動手試做的蛋糕,小餅乾,茴香豆等物。茶具雖不精緻卻清潔,各樣吃食也精巧可口,再曬著太陽被軟綿綿的春風一吹,連舉人難免要出些對子,做幾句詩,程樂宇也還跟得上,相於庭跟薛如卞也能對幾個對子,隻有小陳哥向隅,隻好拉著小舅子問些丈母今日可好,鎮上正月十五如何之類的閒話,惹得狄員外瞪了他兩眼。程樂宇教了這四個學生多年,便出了個簡單的對子“春風春雨春光好”叫他兩個對,薛如兼對了個秋山秋果秋收樂,小陳哥想了半天也對出了個秋果秋糧秋景忙,這回連老丈人都看出小陳哥果然進益了,沒有白背個把月的書,對著小陳哥點了點手,狄員外方才罷了。

    為了相公大人的前程,素素提前一天就在廚房裡忙開了,跟劉儀偉學的尖椒牛柳,跟廣東同學學的堡湯,跟四川同學學的水煮魚片,自己最拿手的肉圓子魚圓子,再加上紅燒肉紅燒雞煎魚之類新樣舊樣十幾樣,還有話梅煮好的黃酒,流水價擺上席,這一次酒吃了足足有兩三個時辰,唯有狄希陳心裡覺得沒有叫個姐兒來唱兩句,不像地主請客。大家把酒言歡,談詩論文,過得著實有趣。

    從此定下了規矩,小陳哥與在坐的幾位十日一聚,小秀才們也每十日交一次作業給連舉人與程先生。狄希陳對素姐是這樣形容的:“老婆大人,你燒的菜太好吃了,所以大叔們為了以後常來咱們家吃飯,才同意的這個學習製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