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第276節(1/3)

    事中,趙玉身份反倒是最難處理的,她不停戰不行,她停戰理由充分,別人不敢說她浪費軍費,導致她不想停也隻能停的無奈。

    這是趙玉和歐陽對模式一個探索。歐陽雖然知道各種製度的先進,但是也覺未必就能適應中國的國情。趙玉會同意削弱一定皇家權利,和其沒有子嗣有很大關係。雖然失去了一定的權利,但是皇帝就不再成為矛盾的焦點。皇帝是否是暴君,和是否被推翻沒有直接的關係。這麼一來,很有力杜絕農民起義對皇帝的針對性,讓皇帝置身事外。但同時皇帝又把持了兵權、特赦權、官員任免權等足夠影響朝廷決策的權利。雖然不直接參與管理政務,但卻掌控著一切。

    趙玉回覆公文,表示同意給予歐陽東京三萬禁軍的調動權,同時也順應眾議,給予歐陽監國之權。另外也寫了幾封信給反對黨,鼓勵他們抓歐陽的小辮子。

    ……

    朱達雖然不是什麼名將,但不可否認還是比較優秀的將領,經歷過很多的戰鬥。慕容默戰鬥經驗很豐富,由於其原本是西北軍道的人,所以對遊牧民族在高山作戰特點比較瞭解。

    歐陽在朝議上得到多數的信任票,支持對羌族開戰後,就給予樞密院出兵權利,點朱達和慕容默為將,樞密院將負責這三萬人的戰略目的達成。至於怎麼指揮軍隊,怎麼打仗,歐陽倒是想幹涉,但卻被吳敏製止。吳敏認為打仗歐陽是外行,而且身處千裏之外,指手畫腳有紙上談兵之嫌。歐陽接受了這個批評。

    朱達還沒離京,清議大夫的朝議製度就擺到了所有人麵前。把朝議形式用文字規定下來,執政人和反對派別之間的關係等等。文中最重要一點就是,大理寺和禦史臺將獨立出來成為監督機構。比如有人抓了歐陽痛腳,可以上告大理寺,認為歐陽沒資格再執政。而後大理寺就和禦史臺出麵調查,一旦確認歐陽違反了朝議製度就可以強製讓歐陽下臺,如果歐陽是其他方麵問題,禦史臺隻能上報提議重新選舉。

    朱達出發了,帶領三萬武裝到牙齒的東京禁軍。歐陽就是鷹派的代表,他對遊牧民族還有邊族喜歡採取分割同化的辦法。歐陽不容許他們形成聚集區,擁有自己的語言。這點吳敏是贊成的,但李綱是反對的,而和歐陽一起執政的白時中對歐陽這樣想法也持反對意見。不過因為政治需要,白時中支持歐陽,吳敏反對歐陽。吳敏和李綱都在等歐陽的政策出現大問題,最後把其拉下馬來。比如朱達打敗了,比如其他邊族恐慌而起,都是能讓歐陽下臺的可能。

    李綱對權利慾望不大,但是卻很反對歐陽對邊族政策。為了改變這一切,他也隻能奪回權利後改變政策。這和皇帝打交道不同,你有可能用道理或者是萬言書去感動皇帝,扭轉皇帝的政策。李綱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說服歐陽,因為歐陽採取的政策是其執政內部有統一認識的。如果歐陽亂來,歐陽很可能會被自己人轟下臺來。

    這個製度不是說起就起的,這是趙玉已經打算很久的一個構想。不過原先代表人物中並沒有歐陽就是。趙玉認為歐陽不是雲遊,就是被自己法辦,幾乎不可能去朝堂。歐陽本身對當官,特別是複雜局麵的朝會是沒有興趣的,不過卻被趙玉的改革計劃吸引。

    第二百八十四章:政治和利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