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第234節(1/3)

    動不了農村。最後還是依靠縣城發展帶動他們來識字。說出來你別不信,陽平花在免費識字上的錢不少五百萬貫。”

    劉錡驚訝:“這麼多?”

    “當然,你不給他們住的,他們不來。不給他們吃的,他們也不來。讓他們買筆墨,他們也不幹。後來我就強逼下去,不識字的工資比識字的少,但沒想還有人寧願拿工資少的,根本就沒打算去識字。和我說什麼理由知道嗎?識字頭疼我當時自殺的心都有。”歐陽笑道:“不過這是一個很長遠的過程,不是我們這代人能完成的。”

    “大人想得真多。”劉錡道:“與其為這種事分神,不如大人想想怎麼打下鼎州。”

    “想過了,鼎州三麵靠水,我們不可能在短期內斷糧或者斷水。”歐陽道:“運重炮來轟吧!”

    “哈哈!”劉錡不禁笑道:“大人什麼時候也變如此直接。我倒是有一計。”

    歐陽道:“當你說有一計的時候,我的心有點涼。什麼計?”

    “下毒!”

    ……

    下毒?下在哪呢?吃的不缺、穿的無所謂、喝的也有。但有一樣是一定缺的,十幾萬人的城市雖然比較起來人口很少,但是鹽的日消費量驚人。鹽不僅是宋的賦稅來源,已經成為戰略物資之一。

    古鹽多為氯化鈉,如果不吃鹽,鈉鹽攝入不足,會使機體細胞內外滲透壓失去平衡,促使水分進入細胞內,從而產生程度不等的腦水腫,輕者出現意識障礙,包括嗜睡、乏力、神誌恍惚,嚴重者可發生昏迷;若長期過度限製鹽的攝入可導致血清鈉含量過低,從而引起神經、精神症狀,出現食慾不振、四肢無力、暈眩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出現厭食、噁心、嘔吐、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肌肉痙攣、視力模糊、腱反射減弱等症狀。

    第二百五十三章:兵民比例

    鼎州缺鹽嗎?不僅缺,而且非常缺。鹽是鹽政司調配的。鐘相暴亂後,鹽就一直沒有流入暴亂區。洞庭湖是淡水湖,鐘相又不會自己生產,原本偷雞摸狗能搞一點,但劉錡一到,就進行非常嚴格的管理。寧可本地缺鹽,也絕不讓一粒鹽流進叛亂區。而這時候鐘相收到一個消息,一批鹽將通過洞庭湖運向潭州,其中一半屬於補充禁軍的軍事物資。

    雖然很可能是陷阱,但鐘相也是會算賬的人,現在吃鹽的人太多,最不缺少就是人力,冒險是合算的。於是一支千人的船隊出發了。

    根據可靠消息,本次押送是江陵的兵丁負責。前半段隻有一百多士兵,到了中段,夏誠、劉衡將派出重兵護送。所以劫持的地點必須是在前段水路,可是如何避過夏誠、劉衡兩水寨的耳目呢?

    最後鐘相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利用自己士兵對洞庭湖的熟悉進行盲航。盲航就是不舉火,在月色暗淡,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利用對水路的熟悉進行航行。歐陽和劉錡也沒想到鐘相會使用這一招。

    按照劉錡原先計算,船隊會在雲夢水澤受到襲擊。因為那地方水路四通,水下時淺時深,非老手不敢輕易在那區域行駛。

    為避免走漏風聲,前期的押運兵丁根本不知道有詐,被鐘相下屬打了個措手不及。從這事件看出兩點。第一點是地方兵丁打逆風戰的能力實在不怎樣,一看敵人人多,全部跳水跑路,反抗者寥寥無幾。第二點是,船工都沒受到傷害,按照兩邊交戰,不拆運輸工具的原則,船伕們將配合起義軍將貨送到指定地點。

    這次劫持和水滸小說諸多搶奪一樣,更具教科書般的經典。水滸一般是用賣蒙汗藥酒,鐘相手段顯然高明得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