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第224節(1/3)

    的官兵就能鬆一口氣,畢竟代表有救。畢竟不要日日聽見傷員哀號,心理好受得多。在這個時候,人總是朝好處想。

    西北和永興兩軍路也遇見不少麻煩。耶律大石為爭取對萊州攻擊時間,分兵馬對滌河以南的險要之地增援固守。耶律大石就像口香糖一般,死死的粘住宋軍進攻的步伐。

    耶律大石雖然很奇怪,為什麼杭州艦隊第一補給不是人而是物資,但是他相信下一批補給很可能是人。如果萊州再增加兩萬禁軍生力軍,想要攻打下,將會難上加難。於是他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夜襲。

    他將八成火器裝備起來。將隊伍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擲彈兵,第二部分擲雷兵,第三部分重炮兵。這一手非常陰毒。由於在黑夜,守軍能見度不高,完全沒想到遼軍不計生死如同潮水一般的進攻。

    而在三兵之中,給禁軍殺傷最大的是擲雷兵。萊州可不會燈火通明,一個地雷扔到路上,又沒專門的排雷兵。在守城緊急時候,不小心就被人踩踏上。不僅殺傷力強,造成宋軍恐懼心理,而且大大減緩了禁軍對城牆調集的守備速度。

    最後,西城門和城牆被佔領。張俊最擅長打絕境戰,對自己親兵說,再退就是大海了。淹死或者是被殺死,大家自己選擇。一名戰地女記者搖旗吶喊:戰死保險配五百,跳海一文不賠。於是士氣上來了。

    薛柄、王彥、張俊分三路出。兩路通過兩邊城牆運動直取西門。張俊身為主將強佔城門。全軍上下一心,終於是搶回了城門和城牆。而耶律大石最失敗一個戰術,就是沒有安排騎兵。不過,三兵排列,再加黑夜,確實難以派出騎兵在大亂中進城。

    這一場戰鬥幾乎耗幹了雙方的火器儲備,弓、刀已經全部擺出來。嶽飛看到旗語後,當機立斷,拆除一半戰船的重炮送進萊州,雖然炮彈儲備已經不多,但是威懾力不可小視。不過,這麼一來,守軍就要多防守北門來敵,壓力還是比較大。

    就在這麼關鍵的戰鬥時刻,遼朝廷派人下旨軍中,要求耶律大石將軍權交給天祚帝元妃之兄,監軍蕭奉先。而後自己回臨潢府述職。耶律大石不想回,想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來回復,但是蕭奉先卻讓他放棄了堅持。

    蕭奉先和耶律大石交情還是不錯的,蕭奉先對耶律大石說:不回,遼必敗。第一,即使拿回萊州,耶律大石也不能再抗命不回去平滌河之南宋軍。第二,如果拿不回萊州,最後撤退,耶律大石就成敗兵之首。既然這樣,倒不如先回臨潢府,如果時間快的話,半個多月就可以來回。那時候宋軍杭州艦隊補給還沒到位。而且在這半個多月,蕭奉先也能對萊州施加壓力。

    耶律大石深以為然,按他的戰略眼光看,再拖延下去,萊州不再是戰略關鍵,滌河的防守才是重點。耶律大石於是交代蕭奉先必須堵塞河道,萊州和錦州關溢囤積重兵防禦。而後佈置戰略,明攻暗棄萊州,謀劃了錦州會戰計劃。用遼主力和宋主力決戰錦州來賭一把。隻是,耶律大石算來算去就漏了一點,那就是蕭奉先領兵能力,和撿田螺的心理。畢竟目前來看,萊州防禦能力已經快被抽乾。

    ……

    歐陽又被拉壯丁了,聖旨到,派遣歐陽接待商團。為了說明規格高,特地給了歐陽二品龍閣大學士的名頭。為什麼非要歐陽呢?原因很簡單,全大宋就歐陽精通多門外語。歐陽因為這點也被譽為千古奇才,能在玉州那麼一點時間內,就學會多國語言。

    也許是趙玉對歐陽用計幹涉朝堂之事還很不爽,也許是因為趙玉為遲早撤消歐陽二品官職而不好意思,歐陽也不用上京,直接和衛隊從水路朝海州而去。而東京的官吏則從陸路去海州。因為李綱走不開,九公公被派遣出來代替趙玉去海州一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