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第181節(1/3)

    動的抄錄下來留史。朕很欣慰,此事你有大功。”

    “謝陛下誇獎。”死女人,怎麼不給自己寫封信呢?

    趙玉點頭突然轉話題:“陽平沉屍案進行怎樣?”

    “回陛下,劉四女一死,微臣沒有半點線索。”歐陽問:“這劉四女久居東京,不知道提刑那查到劉四女生前和誰來往密切了嗎?”

    趙玉道:“提刑衙門來報,說劉四女獨居郊外,從來沒有朝廷官員上門,也從來沒拜訪朝廷官員。此案惹民間議論許久還未平息,朕看此案陽平和提刑衙門暫且擱下吧!雖然劉四女是庶民,但好歹也是太上皇妃之父,查下去事關皇家臉麵,朕就讓大內接手偵辦。你覺怎麼樣?”

    “陛下聖明。”哼怕人追查下去扯到大內是吧?歐陽暗道。

    “你回去歇息,後天早朝聽宣。”

    “是微臣告退。”

    ……

    早朝聽宣,趙玉首先拍板對西夏的態度。如果西夏要兵權,隻能滅了他們。如果西夏不要兵權,則可以割地議和,並且答應永不先侵。任命歐陽為欽差大臣,前往河西走廊商談和議細節,便宜行事。除了欽差衛隊外,跟隨歐陽的還有二十多名三省六部的官員。上路到和談,朝廷隻給兩個半月的期限,如果沒談成,歐陽直接以欽差名義通傳各軍,宋軍趁夏初繼續進攻。

    這個欽差權限是很大的,大到歐陽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到底想致自己於死地的是不是趙玉?身為一個曾經的警察,對證據高過主觀的判斷。在幾乎所有證據都指向趙玉的時候,歐陽不能不對趙玉的信任有所保留。

    而後李逸風私下一分析,歐陽才醒悟,原來自己當欽差不是利益需要,而是政治需要。在兩方爭吵之下,由歐陽這個似乎中立的皇帝親信來挑起此事,雙方都沒話說。即使有話說,也是私下說歐陽的壞話。趙玉本身並沒有受到影響。

    再者歐陽負責第一次和西夏人談判,在西北軍道人麵熟悉,對當地風情深有了解。一方麵他本身是士族,一方麵他又代表商人。還有一點,歐陽每次出手沒有讓宋國吃虧過。最主要是西夏人對歐陽是又恨又怕,原因是此人財大氣粗。一個部族攔截關卡,多少人?五千人?那就拿五十萬貫砸過去,關卡就砸下了。這種砸錢仗,根本沒法打。

    宋朝是不敢這麼打,否則收買一個關卡,下麵關卡不出錢人家不幹了,還有朝廷要這麼幹,對士兵士氣影響很大,不獎勵士兵,反倒是把錢都給敵人,下麵想法就多了。但歐陽私人就沒這個顧忌,私人的錢,怎麼花拿來砸誰自己高興,誰管得著。雖然有錢人很多,但歐陽這樣傾家蕩產損人不利己的無良行為,真讓西夏人真的心虛,說不準哪天又有一部族被歐陽用錢勾引跑路了。

    當然他們也高估了歐陽思想品德,趙玉就知道,這傢夥為國家砸完錢後,會想辦法從陽平上繳國庫的稅金中抽取一部分金錢作為補償。不過,每次都是意思意思讓心裡平衡一點,趙玉也不計較。

    第二百零五章:和談

    快馬使節已經出發,他們將宋使書給西北軍路,西北軍路再送到西夏那邊,商談和議的日程。日程可以商量,但是歐陽寫的使文明說了,地點歐陽說的算,而且朝廷隻給這個期限。信是傳給李乾順的,雖然語氣還是恭敬有加,但是明言人都看出信中那不耐煩和居傲的口吻。

    歐陽一開始就擺下高姿態,並且吩咐使團不急趕路,到州就歇。而歐陽這妄圖挑起戰火的態度,很快被人彈劾到趙玉那。說歐陽有負聖託等等,趙玉一笑了之。她知道歐陽拖延時間動機不會那麼單純,所以她不在乎。她在乎是定下了兩個月重新開戰的規則,無論歐陽成否,西夏兵和西夏國號將在今年年內成為歷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