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第162節(1/3)

    旦這事成,將來我大宋以有備戰無備,必然是勢如破竹。滅遼之後,艦隊登陸金國,首尾包夾,再拿下女真人。”

    第一百九十一章:分飛燕

    歐陽當然明白這聯姻的好處。自古來,兩邊聯姻,基本就不會打仗。這點被趙玉充分利用,別人聯姻不打,我趙玉可沒說不打。聯姻是聯姻,打仗是打仗。兩碼事。而和遼金聯姻成功,遼人就會以為,大宋戰略是隔岸觀火。這樣一來,兩年後,宋三路齊發,傾八成全國之兵,勝算在八成之上。歐陽回答:“回陛下的話,微臣暫時還不想娶。再說微臣官小言微,微臣聽說蔡相左夫人新喪,不如……”

    “混帳!”趙玉不滿道:“怎可亂議朝中重臣。”

    歐陽道:“陛下,乾脆就這麼僵住。反正遼人聯姻於否無所謂。他們隻要求大宋不和金聯姻。而金人那邊也好辦,就找個藉口拖上一兩年。”

    “換個辦法。”扯淡,拖一兩年,人家就警惕一兩年。

    “還個辦法也簡單。陛下可以收完顏蘭和尚公主為義女。都封為宋之公主。而後從宋出嫁給遼金。這姻算聯了。”歐陽道:“金人肯定也想過陛下為難,這麼一來兩碗水端平,讓他們自己折騰自己去。”

    這個辦法倒還行。宋遼是兄弟之邦,皇帝按照年紀互相稱呼兄和弟。說尚公主是趙玉的女兒也說得過去。金是宋藩國,完顏蘭更沒問題了。收了兩人,再嫁兩人回國……這點子怎麼聽上去這麼無賴?不過畢竟算是解決這個鬧劇的辦法。

    這事了後,趙玉和歐陽說起了武器的事。隨著鑄造工藝的增強,而今重炮可以打出七八百步之遙。杭州艦隊已經優先開始更換。不過這製造起來還是比較麻煩,所以換也隻能換一部分艦隊。

    和歐陽說事,比和其他人舒服得多。歐陽正經說事不扯淡,不會雲山霧裡說一堆,而是以利字當頭,一針見血。而且歐陽說事也沒什麼顧忌。再者從見識麵來說,歐陽去過遼、金、西夏、波斯、大宋南北,對時事瞭解很清晰。和趙玉這深宮之君相得益彰。

    “歐陽,你覺著對遼戰端一開,我們有幾成勝算?”

    “回陛下。”歐陽知道趙玉有點焦慮:“但凡在他國打的仗,即使敗,我們也敗得起。我敗國力縮減一分,而敵勝國力就縮減五分。打不打敗仗其實無關緊要。最重要是打仗不能破壞國內生產秩序。西夏人就因為全民皆兵,有兵無民,結果後繼無力。而遼對金,進行徵兵抽丁製,必然嚴重幹擾本地生產,是以犧牲基業換取兵源。所以隻要前線打前線的。後方生活不受到破壞,即使本次不勝,三年後又可以再打。綿延打上三十年,別說是一個遼國,即使百個遼國也擋不住這種打法。”

    “有理!”趙玉喜道:“朕問軍機處,軍機處卻是和朕說,如此如此佈置必然有幾分勝算。但朕知打仗諸多偶然。比如護步崗達之戰,如果不是遼國內發生叛亂,女真人早就滅亡。看古代戰例,黃河決堤,地龍翻身,失火燒糧,都可能導致最後失敗。還有什麼主將被刺,突發疾病,那是數不勝數。朕不是將軍,所以必須明瞭失敗後的局麵。”

    趙玉顧慮不僅此,即使金滅遼後,金人萬一強盛不好啃怎麼辦?有沒把握把金人驅逐到北方草原呢?這時候吐蕃、西夏或者大理有事怎麼辦?不過歐陽一說就通了,隻要保持一定的衛戍力量,即使進入別國的軍隊打敗了,也不傷大宋根基。五千萬人,國庫年入五萬萬貫,要鐵有鐵,要火藥有火藥。重新組建訓練,兩年內軍隊又可以恢復活力。

    趙玉還談起了玉州,目前玉州發展很穩定,國內一年兩次春秋補給就可以了。再有一兩年,就可以一年一補給。而絲綢之路有了玉州當跳板後,變得非常繁榮。雖然歐洲和中東還是戰事,但對宋商都給予放行乃至保護。而駝隊回國,也無私帶上各國商人。在商隊中無論信仰如何,一律和平相處。任何爭端由宋商隊領隊仲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