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第138節(1/3)

    不上陛下的行宮,但總比縣衙改造的舒服。”

    “再議吧!朕事務繁忙,未必有時間去。”

    第一百七十三章:細作

    吃過晚飯,天已經黑了。歐陽告辭出宮。宮門特意為其留住,歐陽一離開,宮門就合上。歐陽見此對趙玉還是有點同情的。展銘一幹人等了一下午都沒走,見歐陽安全出來終於是鬆了口氣。而後早有人聯繫好客棧,按道理來說,很正常一晚就這麼過去了。

    但……二更,歐陽在展銘房聊完事,卻發現……

    “盒子沒了?”展銘大驚。輕輕嗅了下道:“迷香。”房間內的兩名衙役不省人事。

    “恩,我也聞出來了。”歐陽吩咐:“來人,帶他們下去休息。哼!我特意安排了兩名衙役和我同屋,沒想到還是丟了。看來軍廠內有奸細不是假的。”

    “恩!”展銘點頭。知道歐陽帶資料出來人不多,普通人接觸不到。能接觸到就是幾個老師傅和他們親傳徒弟。但要是這些人沒必要偷盒子,憑記憶就能寫下來。唯一有可能就是有人和外麵人說了,或者提到此事。而後被奸細知道。一路上歐陽人多勢眾沒敢下手,隻有在東京大家懈怠時候下手。

    雖然這麼重要的東西丟了,但歐陽也不著急,苦笑道:“原本是拿來忽悠皇帝的,現在反倒不知道是忽悠遼人還是金人去了。”

    “也有可能是西夏人。”展銘還是考慮比較仔細,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

    那配方根本就不是正確配方。歐陽出門咬牙拿上,就是冒險擔了欺君的罪名。這火藥寧可毀掉,現在絕對不能公開。道理很簡單,萬一哪天趙玉死了,來個昏君。別人就拿更先進武器打了過來。歐陽早明白,不更換製度,祕密就不公開。不能提前近千年先來八國聯軍。中國人發明了火藥,但由於慷慨,結果反倒是被人拿了火藥上門欺負。在這樣的思想下,歐陽當然不會帶出真配方,這盒子完全是個幌子。要是皇帝問罪也想好了,反正不會殺自己,大不了就當個平民專心當商人也不錯。

    清末火藥配方是硝80斤、硫10斤、炭10斤。非常粗淺的搭配,而陽平軍廠已經接近了黑火藥最佳威力的配方。至於具體是多少,不方便說。

    “很可能是金人。”歐陽道:“遼人未必有這膽子和心機。而金人做事情真有點不擇手段的意思。”

    “金使節團還在東京。一來是關心我大宋武舉,而來是遊說對宋關係。”展銘道:“要搜查金使節團,隻能是上報朝廷。”

    “不可,那事情就大了。展銘,我隻有一個要求。通過這件事找出陽平軍廠的奸細是誰,但不要驚動。養著將來有大用。”

    “大人放心,絕對沒有問題。”展銘拍胸膛。先前雖然有查,但敵人在暗處,他不動,就沒有什麼辦法。而今在時間這麼緊迫情況下傳出情報,必然能發現蛛絲馬跡。

    細作這詞最早出現在軍中,軍中為調查敵人城池的佈防情報而設立情報人員。後發展為國家安插。白居易上表的“請罷兵”一文就寫道:臣伏聞回鶻、吐蕃皆有細作,中國之事,大小盡知。從這句可以知道,當時中原已經叫中國,而且四麵八方皆有細作潛伏在中國內。當然,這些人一般上不了大臺麵,所以危害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但是可以看出,如回鶻這樣和中原少來往的國家已經派出細作,遼、金、吐蕃、大理、西夏自然也有。歐陽悲哀的是,大宋除了自己放的記者,仍舊保持大國風度,並沒有向周邊諸國派出細作。即使算有,其實也就薛柄一人,伴隨著和宋經濟和政治交往。精通漢語和女真語的薛柄,外加神棍太虛子的幫助,最近開始受到重用。而薛柄從來沒有和除了歐陽之外人聯繫,專心當好一名金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