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第123節(1/3)

    任何實力能拿下地圖上畫圈的任何州縣。

    一個聰明人不代表在學術界有出息,一個化學教授不代表知道洗衣粉怎麼用。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雖然李乾順本人算是賢君,但對談判一點經驗也沒有。再加上形勢逼人,更讓他沒有思考的時間。

    接著李乾順討價還價了,將年賜錢、茶、絹提高三成後,兩邊達成了公識,歐陽代表宋朝在攏縣和談簽上了自己的大名。

    協議重點如下:第一,宋和西夏為兄弟之邦,宋承認西夏為獨立王國。第二,西夏讓出先前佔據的沙、瓜、宣化、西涼、靈、永樂。並且讓出半個河西走廊。第三,宋必須在年內運糧草八千石予西夏,其中第一批一千石十五日內到達河西走廊。第四,雙方在河西走廊開設貿易站。第五,宋軍交還李歡、金受等總共六名質子軍將官,死活皆可。第六,西夏人進入宋國務工,不得有歧視待遇。第七,所交還州縣部族,願意北遷者,宋朝以每人三貫錢給予補貼。西夏不得強製他人北遷。第八,為恢復經濟,西夏向宋借無息三百萬貫錢,年內給予。五年後,將分十年還清。第九,宋朝約束吐蕃不再北進。第十,西夏享受遼國同樣武器出口待遇。

    第一百五十五章:問罪

    這條約雖然星火送陽平皇家報加印,但也是在十天後才見報,民間聞之是一片譁然。而在西北,幾天前李綱被欽差歐陽任命為暫代涼州知州和防禦使,負責接受涼州戶籍。錢和糧食是不指望人家留下了。章欄被任命為暫代宣化府節度使,宣化防禦使,負責和吐蕃溝通,購買宣化府,這錢和糧食,甚至一部分的人口是不指望吐蕃留下了。任命曾布為靈、永樂州知州和防禦使,帶領永興軍路士兵進駐靈、永樂。朱達被任命為沙州知州和防禦使,李漢衛隊的將軍被任命為瓜州知州和防禦使,帶本部三百,外加一千廂軍先期開往。任命李漢為宋和西夏和談使節,負責協調兩國協議的履行。同時抽調秦鳳路的蘭州、西寧州、嫩州等地方官員百多人,派到各地,暫待某官職,最優先事情就是安撫四方部族。

    而宋朝廷這回也忙亂了,他們比百姓先三天得到了上表。之前一點消息也沒有,歐陽突然來這一手,讓朝廷大為棘手。趙玉和內閣開了三個時辰的會,而後連夜下了十幾道聖旨,讓那些以前在宋夏邊境任職的官員全部去這些地方擦屁股。而後命令樞密院從東軍、西軍、抽調八萬兵馬交韓世忠指揮衛戍西北。在任命曾布為永興軍路監軍,調配人馬駐防靈、永樂。並且要求戶布調取大批糧食前往沙、瓜、宣化。

    見報第二天,仍舊是出聖旨,任命歐陽為西北欽差,東、西、永興、秦鳳路資源可以隨意調配。派出張玄明為秦鳳路監軍,敦促各方麵物資儘快到位。下旨從陽平大學處調集部分官員,前往秦鳳路任地方官。並且任命了一批的鹽運使、提刑司等等相關配套設施。

    這些都是基本需求,並且聽從歐陽上表建議,每州都特意成立宋商管理部,專門負責陽平商業協會在本地投資的項目。由於本次陽平商業協會出資頗大,趙玉投桃報李。所以這些地方的場子一律是陽平商業協會專營,而且還下聖旨,要求官員對商人多加禮遇。

    宋來一直是丟地,而今如此大疆土的迴歸讓大家都驚訝萬分。誰也沒想到,十萬左右的兵馬竟然幹下如此功績。朝廷這邊又下旨,封韓世忠為秦國公,封劉錡為護國公。這賞賜比所有人想像要低。宋製爵位分十二等,不封王就算了,最少得是四級的國公。而事實是這兩人卻是六等的開國公,不少人都拿此兩人和封王的童貫做比較,得出朝廷略有不公的說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