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第107節(1/3)

    麼,古代節奏再快,也快不過現代經濟社會。一個大案四十八小時沒破,就會有無數的壓力接踵而來。一邊調查案件,一邊要和律政署聯繫,一邊還要接受內部調查,這樣的日子歐陽一樣拿下來。這就是忙碌命啊!

    不過歐陽拿到手這聖旨確實有點不倫不類,兩個差遣的差事並在了一起。原來是要先免知縣的職。但趙玉現在還真不敢亂調歐陽知縣職位。但是西夏那邊的事又少了歐陽不行。這打仗並不隻是戰士們衝鋒,涉及到方方麵麵。政治、後勤、戰後等等都要考慮進去。最後反正裝糊塗地下了這麼道聖旨。

    ……

    當天晚上歐陽沒有辦公。先是陪梁紅玉耍會麻將,而後被驅逐。再是自己玩了幾把桌球,覺沒勁。最後接受甘信和展銘邀請一起去喝酒聊天,這才找到了打發時間的辦法。到了一看,原來是惠蘭頂著肚子正在和蘇氏打麻將,兩個男人不好這個,這才拉了歐陽出來。三人隨便商量了一下,就去了真孃的家,沒想真娘也去打麻將了。最後很無奈,三人騎馬到清河邊曬月亮喝酒。

    第二天一早,法定關撲之日,去秦鳳路的第一批武器也開始上路。這批武器到了東京附近,會由東京禁軍派三千兵馬押送。歐陽也大方,每個運武器的每人五百文紅包。他沒閒著,蘇千那邊也沒閒著,都在討論瓜分西夏商業的利益。而今對西夏人作戰已經不是祕密的祕密。連西夏人已經派出中央侍衛軍、擒生軍。中央侍衛軍包括質子軍、皇帝衛隊、京師衛戍部隊。派出來的三千質子軍全部由西夏豪強子弟組成,忠心度高,戰鬥力強。

    擒生軍意思擒拿敵人為奴隸,總數約十萬,是西夏的精銳部隊。西夏還有在編地方軍50萬人,這些人不脫離生產,打仗為兵,不打仗為民。總來說西夏屬於全民皆兵的軍事製度,而這種製度很大反映了其社會特點,那就是還存在在遊牧和奴隸製中。

    根據皇家報發來的報道,在邊境永樂州,西夏軍隊囤兵八萬,在靈州囤兵五萬。而韓世忠的總戰鬥部隊不到十二萬,這還包括被其精簡為運輸部隊的四萬人。但西夏麻煩的是,吐蕃在阿柴地區集結了三萬人,而遼國大同府也不安靜。

    吐蕃還是部落型國家,部落對中央命令不愛聽從,這三萬人是吐蕃六穀部潘羅支首領的下屬。潘羅支是宋朝廷認證的鹽州防禦使兼明州西麵都巡檢使。吐蕃和大宋一直有共同防邊的軍事體製,防邊防的就是西夏。

    而遼國其實還在觀望,朝廷還在討論要不要幫宋人打仗。條件很優厚,控製一個州,事後可把此州賣給大宋10萬貫。內部反對聲音主要來自武將,他們認為不應該在和金對持階段,再去幫宋的忙。而且一旦他們威脅到西夏,對付他們很可能是三萬精銳的衛戍部隊。

    看似大家都佔不到什麼便宜,但宋卻多了兩樣祕密武器。第一是韓世忠這名將領,第二就是火藥武器的第一實戰。韓世忠已經針對火器設置出了陣形,比如分了擲彈軍、破城軍、防禦軍三個專門兵種出來。韓世忠上表說,自己可以戰勝超過一倍的敵人。

    ……

    陽平商業協會有意思在西夏發展的,開出底線和希望發展的項目,由蘇千總結後來和歐陽商量。總的看主要兩種情況,一是圍繞在種植業、皮革這兩大塊,二是邊境辦場,專門對宋北和對遼貿易生產基地。至於零售市場、飯莊等建設興趣不足,大家表示沒有興趣要這些芝麻。這邊生產沒有合夥性質,因為周邊沒有有實力的商人。但利益也是顯而易見,交通路程短、人力資源廉價,佔領區低稅。這裡場子一旦興旺起來,將覆蓋太原府、真定府,甚至是東西兩路軍需。簡單來來一塊磚頭如果從陽平拉到遼邊,各種成本價格就達到了三文。而在邊城,人力廉價,土地充裕、稅收低廉,路程較近,拉到遼邊成本僅僅一文。即使是從邊城反傾銷陽平,成本價也不過兩文。以邊城為中心建場,將有非常重要的銷售覆蓋麵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