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第60節(1/3)

    是去報社順路玩玩嘛!對這個節日,歐陽交代的指導思想是,維持秩序,保護但不鼓勵。主要是避免強撲之事發生。

    報社今天沒人開工,放假一天。隻有惠蘭一人在忙著看州、縣和東京發來新聞稿。歐陽進去,惠蘭看茶後,歐陽道:“我寫一下,明天之內印出來。後天所有快馬出發,各路軍中投遞100份。然後在一月之內,儘可能把全大宋境內全部投遞張貼。這樣才有可能讓大家趕上二月底的武舉。你記下。”

    “恩,大人請說。”

    “武舉分將舉、帥舉。將舉最低要求:弓開二石(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馬上箭十中二。如有高強馬上競技者,要求酌情放鬆。帥舉:識千字,知曉兵書、膽色過人、知人而善任……”

    “大人!”惠蘭提醒道:“將舉可以,但是帥舉似乎沒有標準。”

    “帥舉進行我還得問皇上行不行,先扯著。”帥就是戰略製定者,大戰役的指揮者。亦可成為局部地區的指揮官,靈活機動的用手中資源完成任務。為將就不用考慮那麼多,說朝哪打,領兵朝哪打就可以。

    “恩,惠蘭記下了,大人繼續。”

    “將頭名者獎百貫,帥者前五名獎五百貫。當場兌現!”

    ……

    武舉報名人數達到了武則天開武舉以來最高。不僅有來自各地禁軍的中下年輕軍官,更有來自廂軍,甚至是鄉兵中的士兵。民間習武者也躍躍欲試。一時間武舉風頭無兩,二月的東京武舉之風竟然掩蓋了三月的科舉士子們的風頭。

    於是不少大臣就有了意見,趙玉則是輕描淡寫說,武舉是一直舉行的,歐陽這舉法也沒有違反了祖製。聲勢浩大也是人家歐陽的功勞,誰不滿意可以自薦為科舉主考。反正朝廷花費在科舉上麵的銀錢絕對要比武舉高上幾倍。

    大臣們想想也有道理,也確實沒有理由找武舉的麻煩。於是朝廷一幕就算是揭過去了。

    ……

    二月二十五號,帥舉正式開始。在禁軍校場,禁軍環繞四麵,三百名報名帥舉的漢子筆直站立。幾名主考官臺階上就坐,種師中這老將也被歐陽請來在一邊休息。額外的人還有歐陽從培訓人員中選出來,特駐東京的皇家報負責人:李逸風。小夥子人很精神,本來是一名藥房夥計,但記憶力甚好,藥房中百多味中藥位置錯落無序,但其三天後可以一絲不差的抓取藥物,雖然說不上天才,但也算是個人才。

    歐陽站起來嗬嗬一笑道:“本官就是個從六品的文官,今天這邊可是有好幾位都是正六品的大人。不過,本官雖然是副主考,但蔣大人和張大人看得起我,所以我就算是主考官了。首先說一聲,如果不識字,趁早走。否則一會別怪本官手黑。”

    “……”一幹漢子都沒有動靜。

    “第一道:某地……比如就是東京,被十萬騎兵所圍。你自率領五千步兵禁軍前來救援,問你會採取哪種方式救援。你們麵前有桌子,有筆,有紙、有東京周邊地圖。”歐陽略掉必考的孫子兵法等兵書,直接考實用性。歐陽補充道:“軍情況緊急,東京朝不保夕,爾等距離東京不過半天路程。留給你們思考的時間不多,半柱香時間必須有答案,點香。”

    歐陽坐下,種師中一邊道:“大人此考在理。但是五千步兵似乎……”

    “當然沒辦法,這問題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下官隻是想看看他們的性情。”歐陽嗬嗬一笑:“打敗戰也要敗的好看點。”

    張玄明在一邊道:“歐賢弟,沒有標準答案,如何判定?”他平時文雅非常,款款有禮,誰都看不出此人殺人卻如同殺雞一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