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姑獲鳥開始

第四十三章 大鬧活魚穀(上)(1/2)

    洪良玉出了小溪塔,趁著昏沉的月色趕路,官路兩旁幹枯的老樹丫丫叉叉連綿不斷,起初還能看見些山麂野獐,天上不時有烏鴉盤旋,不多時便都蹤跡滅絕,再往前走,是些燒焦的殘磚敗瓦,地上不時沁著大塊大塊的黑色血跡,卻看不到屍體。

    突地官道上土渣亂顫,幹草搖動,迎麵有三十餘騎疾馳奔來。

    一點刺骨的涼風鑽入洪良玉的脖領,他低下頭,把左右手交錯揣進袖子,脖子也縮成一團,默默讓到路邊。

    不料領頭那人見道旁立著一大個兒,吹了聲哨子,隨即勒住韁繩,這隊騎兵紛紛住蹄,停在了官道上。

    領頭那人約莫四十多歲,臉上皮黑肉緊,頭頂暖帽,身穿絮棉的圓領馬褂,除了背上的鳥銃,左右腰上還各掛有兩枚洋製的手雷。

    “大個子,前麵到小溪塔還有多遠?”

    洪良玉依言抬起頭:“八九裏。”

    頭領又問:“鎮上有位叫蕭東河的士紳,你知道他家住哪兒麽?”

    “軍爺您沿著官路走,見到兩顆棗樹往西,門口掛一塊八葉傳芳的門匾便是了。。”

    “嗯,你倒說的明白。”

    洪良玉不卑不亢地回答:“小人本是唐家莊人,在小溪塔燒炭營工,蕭東河正是我家東主,白天家裏來信,說老母重病,東家準了我兩天病假,小人不敢耽誤,這才匆匆上路。”

    頭領滿意地點點頭,又吹了一聲口哨,馬隊匆匆離去。

    見這隊官軍走了,洪良玉腳上不自覺加緊了步伐,又一沉思,幹脆舍了官道,投入茫茫野林去了。

    約莫多半柱香的功夫,趕路的騎兵頭領突地急拉韁繩,隨後諸人俱是馬上老手,也跟著急勒韁繩。

    身旁一騎低聲問道:“大人,怎麽了?”

    “不太對勁,普通百姓見到官兵向來是避之不及,可剛才那個大個子麵不改色,對答如流。唐家莊遭了兵災,鬼魅叢生,大白天能見到活屍出沒,尋常官兵持鳥銃尚且不敢獨自行走,他一個人居然敢走二十幾裏的夜路,我看他絕非良善,沒準是香軍的探子!“

    那扈從想起方才那人見到官兵居然不怕,也覺得頭領說的有道理:“要不要掉頭去追?”

    “我等身負軍機要務。不好節外生枝。”這頭領從隊伍裏喚出二騎:“你們兩個回去,把剛才那人捉來,到小溪塔匯合,路上多加小心。”

    二騎應聲,調轉馬頭去捉洪良玉,可沿著官路走了許久也瞧不見洪良玉的影子,隻能空手回來報信,不提。

    -------------------------------------

    一路到了唐家莊,隻見家家門戶緊閉,偌大街上冷冷清清,無一家燈火,但家家戶戶張掛著辟邪的黃符和八卦鏡,空氣中彌漫著紙錢的燒灰味道,各家門前新潑了水,已經結了冰碴,雖然不太吉利,終歸是能看出些人氣的。

    洪良玉辨出兄弟唐曜的家所,卻隻瞧見一棟燒空的屋架,想是福音會收利錢的信眾報複,臉上勃然變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