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指南

528、桑魂複蘇何曾見(1/2)

    柳營巷的老柳樹被纏上了一圈一圈的霓虹,晚上的時候亮起來,像綴滿了星星,叫人以為是上的仙樹。

    畢生花每次看見,都會想起從望遠鏡裏看到的那片璀璨的星雲。星雲裏是否也有這樣一顆樹,根紮在黑洞裏,枝漫在銀河裏,一年又一年地站在夜空中揮灑點點星光?

    過年的氣氛一年不如一年,街上除了霓虹、燈籠和不準放爆竹的安全標語外,一點兒也看不出要過年的樣子。大街上人少車少,除了冷清還是冷清。

    畢生花從後門出來,習慣性地把搬出一盆吉娃蓮,把鑰匙放到花盆底下。一年多了,她每次出門都會這麽做,萬一回來了呢?

    她來到前街,在酒吧大門口站了一會兒,然後沿著街麵慢慢往前走。

    老李家的超市還開著,老舊的空調外機在側麵牆上嗡嗡地響。這是柳營巷開出來的第一家超市,畢生花還沒出生的時候就開了。聽人那時候可風光了,生意好得不得了。後來超市越來越多,附近又有了大賣場,超市就不怎麽紅火了。老李也老了,就守著不溫不火的超市頤養年。

    柳營巷的人大多都盼著拆遷,堅決反對如畢生花者隻她一個,但不想拆遷的人也還是有的,老李就是其中一個。

    畢生花撩起超市的塑料門簾,門口的感應器發出“歡迎光臨”的提示音,不知是沒電了,還是太舊了,聲音沙啞得仿佛老人一般。

    老李正在整理貨架,看見畢生花進來,笑道:“喲,花花呀,要買什麽東西?”

    “不買什麽,就進來看看。”畢生花。

    老李很高興:“快坐快坐,這年頭不買東西還知道來看看老街坊的年輕人,也就你了!”

    畢生花也不坐,隻隨意地靠在前台櫃上,問:“正陽哥和嫂子還沒回來嗎?明就過年啦!”

    老李歎口氣:“唉,娶了媳婦忘了爹,是娃娃要上學,今年就在澳洲過年,不回來了。”

    “澳洲現在不正放暑假嗎?”

    “誰不是呢?大概是要補課吧。不過正陽了,等我這兒拆遷了,讓我也去澳洲享受享受去。”老李臉上皺巴巴的褶子裏蕩漾出一絲幸福的向往。

    “您不反對拆遷啦?”畢生花有點奇怪。

    老李:“早晚要拆,反對也沒用。我花兒呀,你也看開點,你爺爺在的時候就過,時代不同了,老輩兒欠下的債,不用你們輩兒來還。”

    “我曉得的。”畢生花笑笑,又和老李閑聊了幾句,就出去了。

    再往前是武老板的武生麵館,不過已經關門了。這也是家老店了,武老板是外地人,早年間就來吳中做買賣,從餛飩挑子做起,後來開起了這家店。畢生花時候就愛來這兒吃麵,他家的奧灶麵做得好,爆魚、鹵鴨、燜肉、蝦仁,料足味美,一點兒也不比昆縣的百年老店裏做出來的差。

    青木和烏鴉來了以後也很喜歡來這兒吃麵,烏鴉常念叨,除了如花的醬肘子,最喜歡吃的就是這家的麵澆頭了。

    武老板每年都要回老家過年,一回就是半個多月,要開年過了元宵才回來。

    武生麵館的隔壁是六嬸兒的成衣鋪子。六嬸兒是上世紀老國營服裝廠的裁縫,服裝廠倒閉後,她就在柳營巷開了這間成衣鋪。

    那年頭很多人過年還習慣裁幾尺新布,來做身新衣裳,後來大家習慣了去商店買衣服,還要講牌子,成衣鋪就成了補衣鋪。幾年前,六嬸兒還戴著老花鏡在鋪子裏踩縫紉機,給街坊修個拉鏈,敲個褲邊什麽的。後來六嬸兒的女兒生了二胎,就讓六嬸兒幫忙帶孩子去了,鋪子租給了一對做煎餅的山東夫妻,不過門頭上還有“囡囡成衣鋪”的字樣。囡囡是六嬸兒的乳名,到老了還有人這麽叫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