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神龍係統

第2841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2/2)

    所謂八王議政是指努爾哈赤諭令八旗旗主貝勒共議國政的政策,和蒙古人的布裏爾泰會議類似,都是由極少數的幾個皇親貴胄共同協議一些軍國大事,包括推舉皇位(汗位)的繼承人;滿清入關後皇太極又改良了這一政策,由宗室貴族中的王與八旗固山額真、議政大臣共同議政的形式,即稱為“議政王大臣會議”。

    等到了康熙消滅三藩、攻陷台灣重新統一全國後,象征著貴族政治權力的議政王大臣會議製度必然與皇權產生矛盾;議政王大臣會議人數的增加,較低級別的貴族和大臣的參加議政,實際上降低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與地位。順治與康熙時期,由內閣處理政務,而雍正時又設立軍機處,作為讚襄皇帝決策的機構,使權力日益集中於皇帝。

    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繼續存在,但所議之政,已隻限於軍務、皇帝出巡、旗務、少數民族事務及重大刑審案件等具體事務,無關乎軍國大事;也就是說這些人基本成了樣子貨,大清的權利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努力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大臣並不甘心充當吉祥物。還時不時的找些機會試圖恢複八王議政的榮光;當年乾隆剛繼位的時候,胤礽的兒子弘皙便試圖聯絡八大****想要利用八王議政篡位,事情暴露後被捉拿下獄。

    但那些有資格列席議政王大臣會議的王公貴族可一直沒忘這回事兒呢,現如今莊親王允祿一提出來,什麽禮親王、鄭親王、肅親王、豫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等王爺全都跳了出來,口口聲聲八王議政共決朝廷大事乃是祖製,既然如今沒辦法選出合適的人選來,那麽就由他們來挑選吧!

    如果鈕鈷祿氏是葉赫納拉氏那樣的牛逼人物,自不用說,壓根就不會給這些大臣跳出來的機會,他們要是敢跳出來,那就等著被殺頭吧!可鈕鈷祿氏之前一直在後宮中享福,那裏經曆過這些事情?外麵又沒啥強援,這些王公大臣一起嚷嚷著要恢複八王議政的祖製,她也有點頂不住了。

    那拉氏不想同意啊,可她弟弟納禮反對又能起什麽作用?他不過是沾了那拉氏的光才封了個虛名公爵,手上沒有實權,和這些老資格王爺差遠了,出來說話也沒人支持,原先那些覺得永璂能登基從而親近與他的人見此也馬上改弦易張。

    “太皇太後,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早做決斷,若是時間一長,恐怕要生亂子啊!”莊親王允祿步步緊逼。

    “既如此,就照你們說得去做吧!”鈕鈷祿氏也頂不住了,這要是再拖下去,說不定就有人帶兵進宮了。

    於是時隔多年之後,議政王大臣會議重現,那些有資格列席的王公貴族聚到一起,開始商量皇帝的人選。

    書閱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