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神龍係統

第1929章 問價(2/2)

    吃完晚飯回到賓館放東西的時候,賓館的工作人員還熱情地給他們介紹花都的景點和特產,真把他們當成了出差的國家幹部。

    把東西放好,沈隆這才帶著李成濤出門,出去的時候還不忘叮囑,“一會兒到了地方,你啥也別說,我說就行了。”

    然後倆人來到了十三行外麵的街上,現在街上已經零零散散出現了一些地攤,地攤的主人都是和沈隆、李成濤差不多大的年輕人,攤子上擺的都是服裝,其中就有他們想要的喇叭褲,還有一些在當下看起來很時尚的T恤衫。

    今年七月,東莞縣第二輕工業局設在虎門境內的太平服裝廠與港商合作創辦了全國第一家來料加工企業——太平手袋廠,從此三來一補這個名字漸漸為人們所熟知,三來一補指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是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初期嚐試性地創立的一種企業貿易形式。

    由外商提供設備、原材料、來樣,並負責全部產品的外銷,由中國企業提供土地、廠房、勞力,利用外商的資金和先進設備來生產商品,外商利用大陸的廉價勞動力壓縮了成本,大陸則解決了大量就業崗位、學習了先進經驗,這一商業模式自此發揚光大,一直持續到二十一世紀,中國加入WTO之後,這種合作方式才漸漸沒落。

    三來一補最早大多都是生產服裝類的商品,由於這些服裝都是用於出口,所以質量好、款式新穎,比國內的服裝受歡迎多了。

    雖然按照規定所有產品都要出口銷售,可在實際操作中,或是因為賣家取消訂單,或是因為產能超過了市場需求,所以有不少服裝沒辦法銷售到境外,隻能在境內消化;同時由於許多返城知青都找不到工作,所以當地政府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沙麵和十三行劃出部分區域,讓部分找不到工作的知青夜間擺攤,來銷售這些服裝。

    沈隆要找的就是這些,他沒急著上前問價錢,而是在附近轉悠著聽攤主和顧客討價還價,來買衣服的同樣都是和他們差不多大的年輕人,他們對喇叭褲也情有獨鍾,不一會兒便有好幾波顧客高高興興的拿著喇叭褲走了。

    嗯,喇叭褲這波風潮也是從花都這邊傳到國內其他地方的,這兒畢竟挨著香江,追逐時尚的意識要比外地強上不少。

    這些地攤生意都挺不錯的,喇叭褲尤其受歡迎,眼看著就要賣完了,李成濤終於著急了,他剛想催促沈隆,就見沈隆笑眯眯上去搭話了,“靚仔,你條褲點賣吖?”

    嗯?李成濤頓時愣住了,春明啥時候還學會說廣東話了?我咋不知道?

    44859/529068735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