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神龍係統

第1746章 易中天品漢末之沈隆篇上(2/2)

    “但沈隆不一樣啊,他能文能武,張郃、許褚這些曹魏名將都先後死在他手下,天下統一的時候依舊年輕,不存在這方麵的原因;而且劉備、劉禪兩代君主都極為寬厚,一向善待功臣,沈隆也不用擔心他會被迫害。”

    “那他為什麽要退隱呢?所有研究漢末曆史的學者都找不到完美的理由,隻能相信沈隆當初向劉備辭別時候的借口,他是奉師命出山,來輔佐劉備一統天下、中興漢室,如今任務已經完成,於是又遵從師命回山了。”

    “於是就簡單地勾勒出了沈隆沈子豐的一聲,他幼年間在山中跟隨師傅求學習兵法韜略、武功政才,等學成之後出山輔佐劉備,功成名就之後再次回山繼續跟隨師傅修行。”

    “他這般不戀功名的高尚情操贏得了無數後世文人的稱讚,就連詩仙李白也專門寫詩稱讚他的品行‘楚有倜儻生,子豐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三興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王侯贈,顧向昭烈笑。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

    “這首詩是什麽意思呢?李白是說楚地有個倜儻灑脫的士人名叫沈子豐,他的才氣十分高明美妙;他就像一顆夜明珠從海底升起,散發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他輔佐劉備三興漢室建立莫大功勳,他的英名傳遍天下,他的光輝照耀後世,讓後人無限景仰。”

    “他看輕那些功名富貴,回頭笑著拒絕了劉備的王侯之爵封賞。我也是和他一樣的放達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們共同的誌趣。”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多麽驕傲的人啊,就連他也對沈隆如此敬仰,由此可見沈隆在後世讀書人心中的地位;沈隆用短短十年塑造出了一個封建王朝時期理想文人的形象,論能力,能平定亂世讓天下重歸太平,論品德,功成之日便輕身而退。”

    “所以,後世的帝王紛紛追封沈隆,將其列為史上文臣第一,不斷興建、翻修祭祀沈隆的廟宇;就連現在大家去了荊州,不看沈王廟都算是白去了,我當年也專門去過,光是看曆代帝王給沈隆的封爵稱號都看了好幾天。”

    “這樣一個英雄人物毫無疑問是值得我們敬仰的,但同樣有無數人對沈隆的一聲充滿疑惑,他一身的學識是從那兒學來的?這樣的人物,誰才有資格擔任他的老師?他到底是什麽出身?退隱之後又做了什麽?這些都無人能夠解答。”

    “正是這些疑團讓沈隆沈子豐這個人物充滿了神秘色彩,曆朝曆代都有文人試圖把這些研究清楚,今天我們就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看看能不能撥開曆史的迷霧,還沈隆沈子豐一個真實麵目!”

    觀眾們紛紛豎起了耳朵,他們也想知道答案。

    44859/539214311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