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神龍係統

第1707章 九品科舉蜀漢爭才(2/2)

    可如今在位的是劉備,蜀中又有諸多英才相輔佐,諸葛亮就算暫時離開也不是什麽問題,於是就主動請命前往,劉備考慮一番之後應允了他的請求,讓諸葛亮任意挑選大將兵馬。

    如此曹魏的三路進攻都不足為慮,劉備又說起了九品中正製,蜀漢也得有自己的人才選拔體製,如此才能長久。

    可要效仿九品中正製的話,蜀中卻又不足,劉備占領的地盤世家大族不多,想依靠這種辦法選拔人才不太現實,繼續使用察舉製的話又有諸多問題,於是一時難以決定。

    這時候沈隆站了出來,建議可以一邊使用察舉製,一邊采取考試的辦法來選拔官吏作為補充,這樣的話就能為朝廷吸納到足夠的人才。

    “九品中正較之察舉製雖有進步,然則定品之權仍在世家大戶之手,初開始時候或許朝廷還能製約一二,給寒門士子留下幾個名額,但世間一長,寒門士子必難出頭,清貴顯職皆為世家所壟斷,如此殊為不智!”劉備出身卑微,蜀中又沒有多少世家大族,所以沈隆才敢這麽說。

    “陛下可定期舉辦科舉,以經史策論選拔文臣,以武藝兵法選拔武將,從中選拔人才委以主簿、縣令、主事、裨將、文史等職,然後根據考績戰功升遷罷黜,如此更加公平,且人才選拔之權掌於陛下之手,恩榮皆出自於陛下,天下士子莫不歸心。”沈隆將科舉的原則講了一遍,還點明了這種製度對維護皇權的好處。

    九品中正製是把選拔人才的權力交到世家大族手中,而科舉則是把權力掌握在皇帝手裏,這二者誰優誰劣就不用說了吧。

    “臣請在各州縣設立縣學、府學,在成都設立國子監,吸納青年才俊入學就讀;在各地興建圖書館,藏書其中,不禁借閱,如此我蜀中定當文風興盛,無人才匱乏之憂;同時亦可將科舉一事光傳天下,吸引曹魏、東吳寒門士子來投!”先前推廣造紙術和印刷術的鋪墊已經完成,可以加快知識的傳播效率,打破世家大族對學問的壟斷了。

    所謂世家門閥,始於漢末,而興於魏晉南北朝,和九品中正製的持續時間的一致的,這段時間也是華夏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諸多碌碌無為的庸才身居高位,將國家搞得一團糟,對於這樣的製度,沈隆當然要駁斥。

    劉備聽了為之心馳神往,諸葛亮則微微蹙眉,他當然能看出科舉對世家大族的影響,實施這般政策必然會讓北方士族對蜀漢離心離德,加大將來收複北地的難度,可相較於它的好處,這點麻煩又不算什麽了,於是考慮一番表示了讚同。

    朝堂之上寒門出身的官員也盡皆同意,餘下少數世家子弟也不好反駁,於是此事就此通過。

    數月之間,蜀漢要舉辦科舉廣納賢才的消息就傳遍了天下,與之一起的還有一首詩。

    44859/54063056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