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神龍係統

第406章 格列寧的成本問題(2000月票加更)(2/2)

    “最後一個原因是當年我國醫藥產業相對落後,別創新藥了,就連仿製藥都很難生產,市場缺少競爭,價格自然就降不下去;不過這種情況同樣有好的發展,國內的仿製藥生產水平以及提升上去了,比如白雲山製藥廠在輝瑞公司的萬艾可專利過期後馬上推出了金戈。”

    這玩意兒咱完全用不上啊,就算降價也和咱沒關係。

    “還有格列寧也已經有多家藥廠完成了仿製藥的生產,價格已經打到了八九百不到一千塊一盒,和電影裏已經差不多了,如果算上通貨膨脹等因素,甚至比電影中還要便宜。”

    “但是這是專利已經到期的情況下吧?電影中諾瓦公司的專利可沒有到期,就算有能力仿製恐怕也不能生產吧?”沈隆有些遺憾,要不然憑借他從老白那兒得到的知識技術,完全可以成功仿製。

    “的確如此。”馬藺院士並沒有就這個問題深聊,“不過格列寧的開發成本也並不像諾瓦公司生成的那麽高,不用於其他藥物開發時的海量測試,學術界一開始就明確了這種病的致病原因,並將其命名為費城染色體。”

    “學界經過二十多年的精心研究,在沒有獲得諾瓦公司任何資助的情況下就完成了靶向藥開發的重要前置工作;隨後美國科學院院士布萊恩-德魯克先後在哈佛醫學院和俄勒岡腫瘤研究所做靶向藥開發。”

    “直到五年後,醫藥公司研究員萊登參與到實驗當中,這時候醫藥公司才首次出現在格列寧的研發當中;又過了八年,萊登的公司和另外一家公司合並後成立了諾瓦公司,萊登被解雇,諾瓦公司試圖砍掉格列寧項目,還是德魯克服他們保留下來。”

    “001年,這款藥終於研發成功,構成這款藥的分子物的生物機製被洛克菲勒大學的古列延教授確認;因為效果出眾,兼之生物機製已經被學界確定,所以格列寧在二期臨床沒做完,三期臨床沒開始的時候就通過了FDA的審批,順利上市。”

    “要知道在臨床實驗中,一期成本最低,可能一千萬就能拿下,二期次之,大概需要五千萬美元,三期最貴,費用高達三億美元,很多型藥企都是因為無力承擔這部分費用才不得不把公司賣給大型藥企;這個環節又替諾瓦公司節省了大量資金。”

    “藥企開發新藥的確需要承擔大量成本,但是在格列寧這款藥物上,諾瓦公司的投入明顯沒有那麽多,新藥研發階段的大部分支出都是由哈佛醫學院、俄勒岡腫瘤研究所等機構承擔,諾瓦公司誤導性地把這部分由社會公共資金承擔的成本也算進自己的研發成本裏,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