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神龍係統

第39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1/2)

    回去的時候,秦嶺走在沈隆前麵,她身形碩長,長頸、削肩、纖腰、長腿,走起路來好似弱風扶柳,這樣的姑娘應該生活在城市裏,過著寶馬香車的富貴日子,和周圍一片荒涼的黃土高原格格不入。

    這裏需要的是粗手大腳的婆姨,能上鍋台能下田,還能一個接一個的生娃,可是在沈隆眼裏,這種姑娘卻更符合他的審美。

    看著她的背影,沈隆心中微微一動,剛想話,不料秦嶺卻先開口了,“昨晚上我把你唱得那首歌琢磨了很多遍,總覺得它和以前的陝北民歌很不一樣,但是骨子裏卻然和黃土高原極其吻合。”

    “陝北民歌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悲涼感,這是人對苦難的無奈,從心靈深處自然流淌出來。”沈隆照搬了原著裏鍾躍民的話。

    “聖人布道此處偏遺漏……”秦嶺回過頭來,目光柔和,“清朝光緒年間大學士王培棻來陝西考察,考察完寫了一篇文章叫《七筆勾》,從山川地貌到衣食住行將陝西得一無是處。”

    “萬裏遨遊,百日山河無盡頭,山禿窮而陡,水惡虎狼吼,四月柳絮抽,山川無錦繡,狂風驟起哪辨昏與晝,因此上把萬紫千紅一筆勾……塞外沙丘,韃靼回番族類稠,形容如豬狗,性心似馬牛,語出不離毬,禮貌何談周,聖人布道此地偏遺漏,因此上把禮義廉恥一筆勾。看完雖然覺得心裏不舒服,卻也不得不承認很多都是事實。”

    “嗬嗬,這種人就不配當官,從古來,是沒有仁心,缺乏恤民情懷;從今來,是對勞苦大眾沒有起碼的同情心;日後庚子年光緒來陝西避難的時候,靖邊縣令丁錫奎去告禦狀,光緒宣布《七筆勾》奏折無效,將王培棻貶為七品知縣,可謂罪有應得。”這篇文章在原著中很是有名,沈隆還專門查了查背景。

    “與之相對應的是嘉慶年間的定邊知縣黃沛,任職期間,‘循行邊鄙,驅車所至,目睹夫荒村斷煙,戶口蕭條,蓋緣歲比不登,民多失業,為惻然者久之’,這才是一名有良知的官員應有的態度,像王培棻這種汙民、辱民、棄民的官員實屬罕見。”身為高官看到種種不幸不禁不同情,反而寫文諷刺,這樣的人簡直寡廉鮮恥到了極點。

    “縱使身處窮山惡水,縱使苦難重重,黃土高原上的人們千百年來一直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態度,和鬥,和地鬥,他們依舊在這裏頑強地生活著……四季不停的大風就成了他們口中的歌。”話題又回到了歌裏。

    “我隻看過《七筆勾》,卻還不知道背後有這麽多故事。”秦嶺喃喃道,麵前這個男人不也和那些將大風當成歌的陝北人一樣麽?縱使從繁華的京城來到荒涼的西北,也不改心中的豪情。

    “嗬嗬,起《七筆勾》,還有件有意思的事情,其實《七筆勾》並不是這位王大學士的首創,明末杭州雲棲寺僧袾宏也有一篇《七筆勾》,‘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夏賞春遊,歌舞場中樂事稠。煙雨迷花柳,棋酒娛親友。嗏,眼底逞風流,苦歸身後。可惜光陰,懡羅空回首。因此把、風月情懷一筆勾。’無論立意還是文字都比王大學士這篇不知道高到那兒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