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257一氧化碳中毒(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碳酸鈉,俗名蘇打、純堿、洗滌堿,化學式:na?co?,普通情況下為白se粉末,為強電解質。密度為2.532g/cm3,熔點為851c,易溶於水,具有鹽的通xing。

    存在於自然界(如鹽水湖)的碳酸鈉稱為天然堿。這是目前秦國碳酸鈉的主要來源。但是產量非常的有限。這也是目前玻璃,紡織,化學等相關產業無法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可以這麽說,碳酸鈉的發展現在已經有製約秦國化學發展的苗頭了。

    實驗室製取碳酸鈉,主要靠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的反應。

    呂布蘭法最早在1791年,古人就開始用食鹽、硫酸、煤、石灰石為原料生產碳酸鈉,是為呂布蘭法。此法原料利用不充分、勞動條件惡劣、產品質量不佳,逐漸為索爾維法代替。

    索爾維法,1859年,比利時人索爾維,用食鹽、氨水、二氧化碳為原料,於室溫下從溶液中析出碳酸氫鈉,將它加熱,即分解為碳酸鈉,人們將此方法稱為索氏製堿法,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侯德榜法1943年中國人侯德榜留學海外歸來,他結合中國內地缺鹽的國情 ,對索爾維法進行改進,將純堿和合成氨兩大工業聯合,同時生產碳酸鈉和化肥氯化銨,大大地提高了食鹽利用率,是為侯氏製堿法。

    四種方法能夠采用的隻有後兩種。索爾維哈和侯德榜法。但是兩種需要另外一種化工品,氨水。

    駱駝糞是沙漠中普遍使用的燃料,連神聖的宙斯也隻好屈尊俯就。由於長期燒駱駝糞,使宙斯——阿摩廟宇的牆和天花板蒙上一層煙灰。這種煙灰裏包含著一些象鹽那樣的白se晶體,不時散發出一陣陣刺鼻的氣味。當地人把這種白se晶體稱作sal ammonic(阿摩神之鹽)。1774年,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列單獨收集了這種帶有刺鼻氣味的氣體,對它進行研究,他發現這種氣體可溶於水,並表現出堿xing,因而把它稱為“堿氣”。可是,這個名詞沒有為化學界所接受,最後,人們還是從這種氣體的來源“阿摩神之鹽”中,給它取了個名字“am-monia”(阿摩尼亞)。這就是我們今天稱之為“氨’”的化合物。

    尚文要想製取氨水,隻能采用這種結晶體和氫氧化鈣加熱製取。想到難聞的氣味。尚文的胃就覺得倒胃口。但還是要去做。不過之前也要做一個“防毒麵具。”

    而且這種結晶體隻能從糞便中收集。估計有些人還不知道。硝石,在東方不算什麽,但是在歐洲可是相當的頻繁。這些歐洲發展化學的原因,但他們發現了火槍的威力之後,就急速的發展。但是硝石卻是緊俏品。人們後來發現,人體,動物的排泄物中,含有硝,就大量的收集。甚至嚴格控製人的排泄物。這也算是對化學的一種貢獻吧。

    人類的智慧總是在一種物品缺乏之後,迅速的尋找另外一種方法去索取。

    尚文需要的大量的活xing炭。同時還要人注意排泄物曬幹之後形成的晶體。這需要時間。

    一夜,尚文進進出出,花費了一夜是的時間,最後隻做了幾件家具。尚文迷迷糊糊的躺在剛做好的皮質沙發上隨著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